觤
角部13画左右结构U+89E4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過委切;《集韻》:古委切,𡘋音詭。《爾雅・釋畜》:角不齊觤。【疏】羊角一長一短者名觤。
义《玉篇》或作𩊛。《集韻》或作䍯。
注解
〔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角部。
〔觤〕字拼音是gu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角、危。
〔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ǐ] ⑴ 角长短不齐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過委切頁碼第139頁,第2字續丁孫
觤
羊角不齊也。从𧢲危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溝委反頁碼第357頁,第5行,第1字述
羊角不齊也。從角危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注云:「一角長一角短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過委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742頁,第2字許惟賢第330頁,第2字
羊角不齊也。
段注《釋嘼》曰:角不齊,觤。郭云:一短一長。按此依《爾雅》系之羊。上文觢觭不系之牛者,意以觢觭可凡獸通偁也。觤觟則專謂羊。
从角。危聲。
段注過委切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