𦉥
缶部24画上下结构U+26265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𦉥
◎同“瓮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烏貢切,音甕。《說文》:汲瓶也。《類篇》或作罋。
又,《集韻》:於容切,音邕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缶部。
〔𦉥〕字拼音是wè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雝、缶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烏貢切頁碼第167頁,第12字續丁孫
𦉥
異體罋
汲缾也。从缶雝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缾罋之本義為汲器,經傳所載不獨汲水者偁缾罋也。許云汲缾分別言之,許固謂缾不專用汲矣。𦉥,俗作甕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彎洞反頁碼第417頁,第5行,第4字述
汲缾也。從缶雝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漢陰文人抱甕出汲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烏貢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898頁,第4字許惟賢第398頁,第5字
汲缾也。
段注丼下曰:外象構𩏑形。‧其罋也。井爻辭曰:甕敝漏。按缾罋之本義爲汲器。經傳所載不獨汲水者偁缾罋也。許云汲缾。分別言之。許固謂缾不專用汲矣。𦉥俗作甕。
从缶。雝聲。
段注烏貢切。九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