䍌
缶部14画左右结构U+434C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䍌
◎同“瓿”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瓿) a jar; a po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縛謀切;《集韻》:房尤切,𡘋音浮。《說文》:小缶也。《玉篇》亦作瓿。
又,《廣韻》:薄侯切;《集韻》:蒲侯切,𡘋音捊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廣韻》:蒲口切;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:薄口切,𡘋音部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缶部。
〔䍌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ù、f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缶、咅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蒲候切頁碼第167頁,第9字續丁孫
䍌
小缶也。从缶㕻聲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按:即瓿之或體。」《玉篇・缶部》:「䍌,亦作瓿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蒲仆反頁碼第417頁,第5行,第1字述
小缶也。從缶咅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蒲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898頁,第1字許惟賢第398頁,第2字
小缶也。
段注按《方言》曰:瓿甊,甖也。自關而西,晉之舊都,河汾之閒,其大者謂之甀。其中者謂之瓿甊。又曰:缶謂之瓿㼴。許意缶罌一物也。故云瓿,小缶也。卽楊之中者謂之瓿甊也。
从缶。㕻聲。
段注蒲𠊱切。《廣韵》薄侯切。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