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瓮的意思解释

瓦部8画上下结构U+74EE

瓦部

8画

4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WCGN 86,WCGY 98

CIMN

OZYS

80717

3908

4645

U+74EE

34541554 撇、捺、撇折、点、横、竖提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、点

𦉥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wèng

基本解释

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。水~。酒~。菜~。~城(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)。~牖( yǒu )绳枢(以破瓮作窗户,以草绳系户枢。形容家里穷)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瓦,公声。本义:陶制盛器,小口大腹。

2.同本义。

罋,汲缾也。 《说文》,瓶也。 《广雅 · 释器》罋,瓶也。

urn; earthen jar;

3.按,“瓶”是汲水器,不是今天的所谓瓶。

抱甕而出灌。 《庄子 · 天地》。释文:“甕,字亦作瓮。”

瓮水(一瓮所装的水);瓮问(瓮下);瓮牖(以破瓮为窗,指贫寒之家);瓮头春(酒瓮的口);瓮天蠡海(自瓮窥天,以瓢测海。喻识见知浅)

4.汲水罐。

井谷射鲋,敝漏。 《易 · 井》

5.盛酒浆的坛。

宋襄公葬其夫人,醯醢百 《礼记》

6.大水缸。

四渎之浊,不方水之清。 晋 · 葛洪《抱朴子》

7.借指酒 。

瓮醅(酒);瓮精(对嗜酒者的讥称。犹“酒鬼”);瓮头(瓮头清。初熟酒。一说,酒名);瓮头香(好酒)

wine;

动词

1.装于瓮中。

好事者信之,没日至,或取以酿酒,或开禊泉茶馆,或而卖及馈送有司。 清 · 张岱《陶庵梦忆》

put into jar;

2.鼻不畅通 。

瓮鼻(鼻腔不畅,发声多带鼻音)

snuffle;

3.使声音变沉。

野水吞人面,青山马声。 《随园诗话》引春台《塞外》

become dull;

国语辞典解释


wèng

详细解释

一种口小腹大,用以盛东西的器具。

汉 · 扬雄《方言 · 卷五》:“瓮,甖也。……自关而东,赵魏之郊谓之瓮,或谓之甖。”宋 · 王安石《赐也》诗:“桔槔俯仰妨何事,抱瓮区区者此身。”《水浒传 · 第三三回》:“此计大妙,却似瓮中捉鳖,手到拿来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wèng

详细解释

1.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制容器。同“甕”。

水瓮、酒瓮。

2.姓 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earthen jar; jar for ashes
  • Urne (S)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上 部首:瓦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烏貢切,翁去聲。說文》:罌也。博雅》:瓮,甁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趙魏之郊謂之瓮。抱朴子・喩蔽卷》:四瀆之濁,不方瓮水之淸;巨象之瘦,不同羔羊之肥。

集韻》或作甕。

注解

〔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瓦部

〔瓮〕字拼音是wè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公、瓦,五行属

〔瓮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瓦,公声。本义是陶制盛器,小口大腹。

〔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èng] ⑴ 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⑵ 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烏貢切頁碼426頁,第20

瓮罌也。从瓦公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彎洞反頁碼1017頁,第5行,第3

瓮罌也。從瓦公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烏貢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552頁,第4許惟賢1109頁,第2

瓮罌也。

段注罌者,𦉈也。𦉈者,小口罌也。然則瓮者,罌之大口者也。《方言》曰:甀,瓮,瓿甊,甖也。自關而西晉之舊都河汾之閒其大者謂之甀。其中者謂之瓿甊。自關而東趙魏之郊謂之瓮。或謂之甖。甖卽罌字。

从瓦。公聲。

段注烏貢切。九部。按小徐瓨下讀若翁三字當在此。

白话解释

瓮,罂类陶器。字形采用“瓦”作边旁,采用“公”作声旁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