谱
意思解释
谱譜
pǔ基本解释
①依照事物的类别、系统制的表册。年~。家~。食~。菜~。~系(a.家谱上的系统;b.物种变化的系统)。
②记录音乐、棋局等的符号或图形。歌~。乐( yuè )~。棋~。画~。~号。~表。
③编写歌谱。~曲。~写。~制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言,普声。本义:记载事物类别或系统的书。
2.同本义。
谱,牒也。 谱,籍录也。 十二曰谱系,以纪世施继序。
食谱;歌谱;谱学(研究氏族或宗族世系的学科);谱录(用谱表的方式记录世系);家谱;棋谱。
table; chart; book;
3.符号或文字列记乐歌的音节、声调,以便奏唱的籍录。
自历代至于本朝,雅乐皆先制乐章而后成谱,崇宁以后乃先制谱后命词。
简谱;五线谱;工尺谱;乐谱。
music; music score;
4.大致的把握 。
做事有谱儿。
a considerable degree of assurance; a fair amount of confidence;
5.将放射物或波的诸分量按某种可变特征(如波长、质量或能量)分开并排列而成的一种系列 。
光谱;能谱。
spectrum;
动词
1.按照事物的类别或系统编排记录。
谱,布也。布列见其事也,亦曰绪也,主绪人世类相继如统绪也。 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。 谱汝诸孙中。
谱列(按照事物的系统和类别编排);谱注(记叙记载);谱状(记载家族及历史的书籍)
excerpt and edit; take notes;
2.写曲 。
把这首诗词谱成歌曲;这首歌是谁谱的曲。
compose music; set to music;
外语翻译
- list, table; musical score
- Bandbreite, Skala (S, Math), Liste (S), Spektrum (S), zwanzig (Adj)
- partition, spectre, certitude, compos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博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彼五切,𡘋音補。《說文》:籍錄也。《廣雅》:牒也。《玉篇》:屬也。《釋名》:布也,布列見其事也。《文心雕龍》:總領黎庶,則有譜籍簿錄。譜者,普也。【註】序世統事,資周普,鄭氏譜《詩》,蓋取乎此。〈詩序〉:以立斯譜。【孔疏】譜亦是序類。避子夏序名,以其列諸侯世及《詩》之次,故名譜也。《史記・三代世表》:自殷以前,諸侯不可得而譜。《前漢・劉歆傳》:歆著《三統歷譜》。《舊唐書・經籍志》:譜系以紀世族繼序。
又,《集韻》或作諩。〈春秋序〉:譜第。【註】譜,本又作諩。
义《說文》本作𧫭。
注解
〔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譜〕字拼音是p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普。
〔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ǔ] ⑴ 见“谱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博古切頁碼第77頁,第4字續丁孫
𧭘
異體𧫭、譜
籍録也。从言暜聲。
鉉注《史記》从竝。
白话解释
谱,造册登记。字形采用“言”作边旁,采用“普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從言、普聲。隸書「普」或省其下半「日」形,並非從「並」。楷書同篆文。字從「言」為義符,表示是與語言文字有關的資料;從「普」為聲符,應該有兼義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普」字本義為「日無色也」,徐鉉注:「日無光則遠近皆同」,故其引申義為「廣大周遍」,與譜諜籍錄必須廣大周遍之要求相合,故有兼義功能。此字除隸書作「」者為形聲省聲外,其餘各體都是形聲兼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