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弍的意思解释

弋部5画半包围结构U+5F0D

弋部

5画

2画

半包围结构

AFD 86,AFYI 98

IPMM

HSBD

43100

1708

U+5F0D

11154 横、横、提、斜钩、点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èr

基本解释

同“贰”。

详细解释

[数]同“二”。

two;

外语翻译


  • number two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弋部 )

說文》古文𠄠字。註詳部首。

注解

〔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弋部

〔弍〕字拼音是èr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弋、二

〔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èr] ⑴ 同“贰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而至切頁碼451頁,第21

𠄠

異體

𠄠地之數也。从偶一。凡二之屬皆从二。

弍古文。

附注按:古文字二用二橫畫表示,是原始記數符號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仁至反頁碼1061頁,第6行,第1

弍地之數也。從偶一。凡二之屬,皆從二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通論僃矣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61頁,第7行,第1

古文二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義與一同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而至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721頁,第1許惟賢1183頁,第3

弍地之數也。

段注易曰:天一地二。惟初大始。道立於一。有一而後有二。元气初分。輕淸昜爲天。重濁侌爲地。

从耦一。

段注耦各本作偶。誤。今正。偶者,桐人也。凡云偶爾用之。耦者,二人竝耕之偁。故凡奇耦字用之。古書或不拘。許必從其朔也。大徐本無一字。非。耦一者,㒳其一也。㒳畫當均長。今人上短下長便是古文上字。三篆亦三畫均長。而至切。十五部。

凡二之屬皆从二。

古文二。

白话解释

二,表示地的数。由成双的“一”构成。所有与二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二”作边旁。“弍”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二”。

字形解说

從甲骨文到楷書,除戰國文字、《說文》古文之外,其形都一致。篆文之形,特別強調二橫長短相同,隸書就不這麼要求,成了上橫短、下橫長;楷書承接隸書,據以為形。以上諸形,都由兩個「一」字構成,以示其義。在六書中屬於同文會意。戰國文字戈、弋二形常相混,證以《說文》古文,二字都應從弋、二聲。究其所以加弋為形,是使記數明確,不致增添竄改。「二」字既由兩個一字構形,兩橫就應寫得一樣長。如寫成上橫短、下橫長的「二」,就成了上下的「上」字。因古文「上」的寫法,就是上橫短、下橫長,寫成「」。不過,如今《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》也從俗,而定其形為「二」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