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
意思解释
史
shǐ基本解释
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,亦指记述、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。历~。通~。断代~。近代~。世界~。文学~。~诗。~部(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,包括各类历史著作)。~坛。~评。~前(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)。~不绝书。
②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。太~。内~。
③古代官职。刺~。御~。
④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,下面是手。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。本义:史官。
2.古官名。职别各异。
史,记事者也。 矧大史友内史友。 用史巫纷若。 辞多则史。 史载笔。 史狐书贼。 动则左史书之,言则右史书之。
histographer; official historian;
3.殷代为驻守于外的武官。卜辞:“在北史其获羌。”
4.在王左右的史官,担任祭祀、星历、卜筮、记事等职。
迁有良史之才。
史巫(祝史和巫觋);史氏(史家;史官);史臣(史官);史职(史官的职务);史家(史官或历史学家);史胥(掌管文书的小吏)
5.太史令的简称。
自去史职,五载复还。
6.史册,历史。
如史载田横事,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,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,滋可痛已。 幼而读书,好《楚辞》;诸子经史多所涉猎。
史鉴(历史书);史文(历史文献);史绩(历史功绩);史录(历史的文字纪录)
annals; history;
7.古代官府的佐吏。
或佐之史。
secretary;
8.中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,包括各类历史书籍。
列经、史、子、集四库。
history;
9.画师。
宋元君将画图,众史皆至,受揖而立。
painter;
10.姓。
国语辞典解释
史
shǐ详细解释
名
1.古代掌管文书和记事等的官吏。
《礼记 · 玉藻》:“动则左史书之,言则右史书之。”
太史。
2.过去的时事、事迹。
历史、罗曼史。
3.记载过去事迹的书籍。
正史、通史、野史。
4.姓。如明代有史可法。
形
◎文辞繁杂。
《论语 · 雍也》:“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史
shǐ详细解释
1.历史。
史学、近代史、学术史、有史以来。
2.记载史实的书籍。
史记、明史、正史、通史。
3.古代掌文书、记事的官吏。
太史、右史、左史。
4.古代图书四部(经、史、子、集)分类之一。
5.姓。
外语翻译
- history, chronicle, annals
- Geschichte (S), Shi (Eig, Fam)
- histoire, annales, (titre d'un historien officiel dans la Chine ancienne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㕜
《唐韻》:疎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爽士切;《正韻》:師止切,𡘋音使。《說文》:記事者也。《玉篇》:掌書之官也。《世本》:黃帝始立史官,倉頡、沮誦居其職。《書・立政》:周公若曰:太史!司𡨥蘇公,式敬爾繇獄,以長我王國㊟〔「𡨥」,原文作「寇」;「繇」,原文作「由」〕。《詩・小雅》:既立之監,或佐之史。《禮・曲禮》:史載筆,士載言。又,〈玉藻〉:動則左史書之,言則右史書之。
义又,《周禮・天官・宰夫》八職,五曰府,掌官契以治藏;六曰史,掌官書以贊治。〇【按】《周禮》凡官屬皆有府史。
义又,《周禮・天官》:女史掌王后之禮職。〈春官〉:大史掌建邦之六典,小史掌邦國之志,內史掌王之八枋之灋,外史掌書外令。
义又,御史、長史、刺史,𡘋漢官名。
义又,太史,九河之一。《爾雅・釋水》:太史。【疏】李巡云:禹大使徒衆通其水道,故曰太史。
又,姓。《廣韻》:周卿,史佚之後,出建康。又,《廣韻》:漢複姓五氏:《世本》衞有史朝朱駒,《漢書・藝文志》有靑史氏著書,又有新豐令王史音,吳有東萊太守太史慈,晉有東萊侯史光。
又,叶疎土切。《易林》:重黎祖後,司馬大史;陵氏之災,罹宮悲苦。《說文》本作㕜,从又,持中。中,正也。
注解
〔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史〕字拼音是shǐ,独体字,可拆字为中、又、!、口、,五行属金。
〔史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,下面是手。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。本义是史官。
〔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ǐ] ⑴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,亦指记述、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⑵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⑶ 古代官职⑷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疏士切頁碼第90頁,第22字續丁孫
㕜
異體史
記事者也。从又持中。中,正也。凡史之屬皆从㕜。
附注按:古文字史、事、吏本為一字,後分化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瑟耳反頁碼第248頁,第1行,第1字述
記事者也。從又持中。中,正也。凡㕜之屬,皆從㕜。
鍇注臣鍇曰:「記事當主於中正也,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疏士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464頁,第3字許惟賢第209頁,第3字
記事者也。
段注《玉藻》。動則左史書之。言則右史書之。不云記言者,以記事包之也。
从又持中。中,正也。
段注君舉必書。良史書法不隱。疏士切。一部。
凡㕜之屬皆从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