穵
穴部6画上下结构U+7A75
意思解释
穵
wā基本解释
◎同“挖”。
详细解释
动词
◎同“挖” 穵,空大也。从穴,乙声。——《说文》穵,今苏俗谓窃贼穴墙曰穵。—— 清· 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只见海边有人捕鱼、打雁、穵蛤、淘盐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dig;
外语翻译
- deep hollow;, gouge, dig ou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烏黠切;《集韻》:乙黠切,𡘋音軋。《說文》:空大也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烏八切,音䯉 —— 手探穴也。《博雅》:穵掊,深也。
注解
〔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穴部。
〔穵〕字拼音是wā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穴、乙。
〔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ā] ⑴ 同“挖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烏黠切頁碼第243頁,第22字續丁孫
穵
空也。从穴𠃉聲。
附注段玉裁本作「空也」,並注:「(徐)鉉本作『空大也』,非是……今依小徐及《玉篇》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鬱八反頁碼第622頁,第3行,第2字述
空也。從穴乙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烏黠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377頁,第2字許惟賢第603頁,第4字
空也。
段注鉉本作空大也。非是。《廣韵》引同。亦誤本耳。今依小徐及《玉篇》。今俗謂盜賊穴牆曰穵是也。
从穴。𠃉聲。
段注烏黠切。十五部。按此篆當是从𠃉鳥之𠃉。非甲乙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