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䯤的意思解释

骨部23画左右结构U+4BE4

骨部

23画

13画

左右结构

MEWJ

BBOMA

LWLK

78266

U+4BE4

2554525113412524312511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古人用來束髮的骨器。

束髮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boneware used to comb the hair, to bind the hair, (same as 鬠) hair tied in a knot for the mourning rite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骨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古外切,音儈。說文》:骨擿之可會髮者。通作會。詩・衞風》:會弁如星。【傳】皮弁所以會髮。【釋文】會,《說文》作䯤。周禮・夏官・弁師》:王之皮弁會五采。【註】故書會作䯤,謂以五采束髮也。

又,通作檜。儀禮・士喪禮》:檜用組乃筓。【註】檜讀與䯤同,書之異耳。沛國人謂反紒爲䯤。廣韻》:䯤,同「鬠」。

注解

〔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骨部

〔䯤〕字拼音是ku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骨、會

〔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uài] ⑴ 古人用來束髮的骨器。⑵ 束髮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外切頁碼129頁,第10

䯤骨擿之可會髮者。从骨會聲。《詩》曰:「䯤弁如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古最反頁碼333頁,第1行,第1

䯤骨擿之可會髮者。從骨會聲。《詩》曰:「䯤弁如星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可掠髪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外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665頁,第2許惟賢297頁,第1

䯤骨擿之可會髮者。

段注䯤會曡韵。《鄘風》。象之揥也。毛曰:揥所以摘髮。摘本又作擿。䯤所以會髮,與揥所以擿髮訓釋正同。䯤與揥一物而少異。《釋名》曰:揥,摘也。所以摘髮也。導所以導擽𩯭髮,使入巾幘之裏也。或曰擽𩯭以事名之也。然則揥一名擿。《鄘風》所云也。導一名撩𩯭。漢魏巳後多云玉導,簪導。今人之抿簪。詩,禮之䯤也。《周禮・弁師》。會五采玉琪。注曰:故書會作䯤。先鄭云:讀如馬會之會。謂以五采束髮也。《士喪禮》。檜用組。乃筓。檜讀與䯤同。書之異耳。說曰:以組束髮。乃箸筓。謂之檜。沛國人謂反紒爲䯤。按先鄭說云爾者,葢由會髮之器謂之䯤。因之束髮謂之䯤。與《儀禮》之檜同。今《士喪禮》字作鬠。注云:古文鬠皆爲括。骨擿猶象揥也。必云骨者,爲其字從骨。䯤者,獸骨之成器者也。故廁於末。

从骨。會聲。

段注形聲包會意也。古外切。十五部。

詩曰:䯤弁如星。

段注衛風文。今作會弁。《毛傳》曰:弁,皮弁。所以會髮。按此傳極可疑。葢淺人改竄也。皮弁者,諸矦所以視朔及與諸矦相朝聘。非爲會髮之用也。云所以會髮。殊不辭矣。《說文》多沿《毛傳》。其云可會髮者,必本《毛傳》此文。葢《毛詩》本作䯤弁。傳本云䯤所以會髮。弁,皮弁。正同《周禮》故書皮弁䯤五采。謂先束髮而後戴弁。其光耀如星也。自《鄭箋・毛詩》乃易䯤爲會。釋爲弁之縫中。與注《周禮》從今書不從故書正同。後人據箋改傳。致有此不通耳。毛,許,先鄭說詩禮皆與後鄭不同。其義則後鄭爲長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