鱒
魚部23画左右结构U+9C52
外语翻译
- barbel
- Seeforelle (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才本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粗本切,𡘋蹲上聲。《說文》:赤目魚也。《爾雅・釋魚》:鮅,鱒。【註】似鯶子赤眼。【疏】鮅,一名鱒。陸璣《草木蟲魚疏》:鱒似鯶魚,而鱗細於鯶,赤眼。《詩・豳風》:九罭之魚,鱒魴。【傳】大魚也。
又,《五音集韻》:士晚切,音撰。又,柱兗切,音篆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徂悶切,音鐏 —— 魚名。又,魚入泥。
又,《五音集韻》:士戀切,音饌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。
〔鱒〕字拼音是zū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尊。
〔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ūn] ⑴ 见“鳟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慈損切頁碼第386頁,第14字續丁孫
鱒
赤目魚。从𤋳𢍜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租本反頁碼第936頁,第7行,第2字述
赤目魚也。從魚尊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注:「鮅鱒似鯶,赤眼。」鯶。鯇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慈損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300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00頁,第9字
赤目魚也。
段注見《豳風》。《釋魚》曰:鮅鱒。《毛傳》曰:鱒,大魚也。陸璣,郭樸皆云:鱒似鯶。赤眼。
从魚。尊聲。
段注慈損切。十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