鮁
魚部16画左右结构U+9B81
外语翻译
- the bonito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北末切,音撥。《說文》:鱣鮪鮁鮁。○【按】《詩・衞風・碩人》作發發,《類篇》或作鱍。
又,《廣韻》:房廢切;《集韻》:符廢切,𡘋音吠 —— 魚名。
又,《集韻》:普活切,音潑 —— 魚游貌。
又,《集韻》:蒲撥切,音跋 —— 魚名,似鯉而赤。
注解
〔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。
〔鮁〕字拼音是b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犮。
〔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à] ⑴ 见“鲅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北末切頁碼第389頁,第20字續丁孫
鮁
鱣鮪鮁鮁。从𤋳犮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北末反頁碼第943頁,第3行,第1字述
鱣鮪鮁鮁。從魚犮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:「施罛濊濊,鱣鮪撥撥。」借撥字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北末切古音第-部頁碼第2324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11頁,第3字
鱣鮪鮁鮁。从魚。犮聲。
段注北末切。按《毛詩》鱣鮪發發傳曰:發發,盛皃。音義云:補末反。《韓詩》作鱍。是作鮁者非毛,非韓。不可信。又不言其義篇,韵皆無鮁字。其可疑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