醰
酉部19画左右结构U+91B0
外语翻译
- bitter taste in wine; rich; full flavoured
- reichlich, prächtig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徒紺切,音瞫。《說文》:酒味苦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酒味不長也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徒南切;《正韻》:徒含切,𡘋音覃。《集韻》:厚味也。《韻會》:甜也。王褒〈洞簫賦〉:良醰醰而有味。【釋文】醰,徒南切。【註】醰、甜同,長味也。
又,《正韻》:醇也。左思〈魏都賦〉:宅心醰粹。【釋文】醰,徒南切。【註】美也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徒感切,音禫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酉部。
〔醰〕字拼音是t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酉、覃。
〔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án] ⑴ (酒味)醇厚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徒紺切頁碼第495頁,第1字續丁孫
𨤌
異體醰
酒味苦也。从酉𪉷聲。
附注徐鍇繫傳「酒味苦也」作「甜長味也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徒紺反頁碼第1151頁,第6行,第2字述
甜長味也。從酉覃聲。
鍇注臣鍇按:王褒《洞簫賦》曰:「良醰醰而有味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徒紺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991頁,第4字許惟賢第1298頁,第3字
酒味長也。
段注《廣韵》、《玉篇》皆云:酒味不長也。不是賸字。《集韵》云:酒味苦也。由宋時《說文》以酓義系醰篆而奪酓之故耳。汲古初刻時正如此。或曰古酓覃同部。疑無二字。然小徐本分列畫然。小徐作甛長味也。按《洞簫賦》良醰醰而有味。李注引《字林》醰甛同長味也。同是賸字。
从酉。𪉷聲。
段注徒紺切。古音在七部。按《文𨕖》注大含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