㦧
忄部19画左右结构U+39A7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㦧
◎同“憯”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U+61AF 憯 U+6158 慘) sad; sorrowful; grieved; miserable; tragi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正字通》:俗憯字。
注解
〔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憯〕字拼音是c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朁,五行属金。
〔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ǎn] ⑴ 惨痛;伤痛。《説文•心部》:“憯,痛也。”⑵ 忧伤;忧愁。《詩•小雅•雨無正》:“曾我謺御,憯憯日瘁。”⑶ 锋利。《淮南子•主術》:“兵莫憯於志,而莫邪為下。”⑷ 深入。《淮南子•人間》:“怨之憯於骨髓。”⑸ 繁多。《漢書•鼂錯傳》:“法令煩憯,刑罰暴酷。”⑹ 副词。①相当于“曾”、“竟然”。《爾雅•釋言》:“憯,曾也。”②表示程度深,相当于“甚”。《韓非子•解老》:“苦痛雜於腸胃之間,則傷人也憯。”⑺ 急疾。《墨子•明鬼下》:“凡殺不辜者,其得不詳。鬼神之誅,若此之憯遬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七感切頁碼第356頁,第2字續丁孫
憯
異體憯、㦧、𢡄、𢡚
痛也。从心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七感反頁碼第864頁,第1行,第1字述
痛也。從心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七感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047頁,第4字許惟賢第895頁,第5字
痛也。从心。聲。
段注七感切。古音在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