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蠋的意思解释

虫部19画左右结构U+880B

虫部

19画

13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JLQJ

LIWLI

ILRI

56127

9241

U+880B

2512142522135251214 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横折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hú

基本解释

蝴蝶、蛾等昆虫的幼虫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即毛虫。蝴蝶或蛾子的伸长状幼虫。色青,形似蚕,大如手指。

奔蜂不能化藿,越鸡不能伏鹄卵。 《庄子》。成玄英疏:“蠋者,豆中大青虫”

蠋绣(蠋虫蚀木而成的错杂纹理,谓其有如刺绣,故称)

caterpillar; larva of a butterfly or moth;

国语辞典解释


zhú

详细解释

蛾、蝶类的幼虫。

《诗经 · 豳风 · 东山》:“蜎蜎者蠋,烝在桑野。”汉 · 毛亨 · 传:“蠋,桑虫也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zhú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蝴蝶、蛾等的幼虫,身体青色,外形似蚕。

蜎蜎者蠋,烝在桑野(《诗经‧豳风‧东山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caterpillar
  • Raupe (S)
  • larv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 )

唐韻》:直錄切;《集韻》:厨玉切,𡘋音躅 —— 躑蠋,蟲名也。爾雅・釋蟲》:蚅,烏蠋。【註】大蟲如指似詩・豳風》:蜎蜎者蠋。莊子・庚桑楚》:奔蜂不能化藿蠋。【註】蠋,豆藿中大靑蟲也。

又,人名。戰國策》顏獨,《春秋後語》作王蠋。

又,《集韻》:尺玉切,音擉;《韻會》:殊玉切,音屬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朱欲切,音燭 —— 蝝蠋。

又,《》蜎蜎者蠋,《唐韻》古音讀汝,叶下野韻。

通作蜀。詩詁》:蜀本从虫,又加虫,俗字也。

或作蠾。

注解

〔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蠋〕字拼音是zh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蜀

〔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ú] ⑴ 蝴蝶、蛾等昆虫的幼虫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