緬
国语辞典解释
緬缅
miǎn详细解释
名
1.细丝。
《说文解字 · 心部》:“缅,微丝也。”元 · 戴侗《六书故 · 卷三〇 · 工事》:“缅,弥 衮切,细不绝也。《说文》曰:‘微丝也。’今之络者,别其丝,最细者为缅,次曰大缅,凡缅以为纬。”
2.缅甸的简称。
中缅公路。
副
◎远。
五代十国后蜀 · 毛熙震《河满子 · 寂寞芳菲暗度》词:“缅怀旧欢多少事,转添春思,难平。”
动
◎扎。
《儿女英雄传 · 第四回》:“他先挽了挽袖子,把那佛青粗布衫子的衿子,往一旁一缅。”
外语翻译
- distant, remote; think of
- entfernt, fern, weit (Adj)
- lointain, éloigné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彌兗切,音湎。《正韻》:美辨切,音免。《說文》:微絲也。
又,《集韻》:亡善切。《榖梁傳・莊三年》:攺葬之禮緦,舉下,緬也。【註】緬,藐遠也。〈楚語〉:緬然引領南望。【賈逵註】緬,思貌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輕也。同「𥾝」。
注解
〔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緬〕字拼音是mi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面。
〔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iǎn] ⑴ 见“缅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弭沇切頁碼第431頁,第8字續丁孫
緬
微絲也。从糸𡇢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弭沇切頁碼第1026頁,第1行,第3字述
微絲也。從糸面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弭沇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572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19頁,第8字
𣁋絲也。
段注𣁋各本作微。今正。緬之引申爲凡緜邈之稱。《穀梁》莊三年傳曰:改葬之禮緦。舉下,緬也。
从糸。面聲。
段注弭沇切。十四部。
白话解释
缅,细丝。字形采用“糸”作边旁,采用“面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糸、面聲。從「糸」,指絲縷;「面」表示音讀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