䢃
意思解释
䢃
yì基本解释
①治,治理。《説文•辟部》:“䢃,治也。《虞書》曰:‘有能俾䢃。'”马宗霍《説文解字引書考》:“䢃,從辟;辟,法也。治之必以法。”《玉篇•辛部》:“䢃,理也。亦作乂。”
②才人名。《廣韻•廢韻》:“䢃,才人名。”
③安。《洪武正韻•真韻》:“䢃,安也。”
外语翻译
- to administer; to regulate; to manage; to govern, people to have both talent and virtue, quiet; calm; safe; secure; stabl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五音集韻》:牛猘切;《正韻》:倪制切,𡘋音乂。《說文》:治也。《廣韻》:理也。《正韻》:安也。
义通作乂。
注解
〔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辛部。
〔䢃〕字拼音是y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辟、乂。
〔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ì] ⑴ 治,治理。《説文•辟部》:“䢃,治也。《虞書》曰:‘有能俾䢃。'”马宗霍《説文解字引書考》:“䢃,從辟;辟,法也。治之必以法。”《玉篇•辛部》:“䢃,理也。亦作乂。”⑵ 才人名。《廣韻•廢韻》:“䢃,才人名。”⑶ 安。《洪武正韻•真韻》:“䢃,安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魚廢切頁碼第301頁,第11字續丁孫
䢃
治也。从辟乂聲。《虞書》曰:「有能俾䢃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偶喙反頁碼第750頁,第7行,第2字述
治也。從辟乂聲。《虞書》曰:「有能俾䢃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今《尚書》作乂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魚廢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728頁,第1字許惟賢第756頁,第3字
治也。
段注《丿部》曰:乂,芟艸也。今則乂訓治而䢃廢矣。詩作艾。《小雅・小旻》傳曰:艾,治也。
从辟。乂聲。
段注魚廢切。十五部。
《虞書》曰:
段注當作《唐書》。說詳《禾部》。
有能俾䢃。
段注見《堯典》。今䢃作乂。葢亦自孔安國以今字讀之巳然矣。計𨐨䢃字秦漢不行,小篆不用,《倉頡》等篇不取。而許獨存之者,尊古文經也。尊古文也。凡尊經,尊古文之例視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