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緛的意思解释

糹部15画左右结构U+7DDB

糹部

15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XDMD

VFMBK

ZGGD

21984

U+7DDB

554444132522134 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衣服的绉褶。

收缩:“大筋~短,小筋弛长。”

减缝衣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缩短。

衣戚也。 《说文》。按,帛之绉曰。缩也。 《广雅》其动戾拘缓。 《素问 · 五常政大论》。注;“缩短也。”

戾(因绞缠而缩短);短(缩短)

shorten;

基本解释

织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廣韻》:而兗切;《集韻》:乳兗切,𡘋音軟。說文》:衣縬也。博雅》:縮也。玉篇》:減維衣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儒轉切,音瑌 —— 織也。

注解

〔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緛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ruǎn、r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耎

〔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uǎn] ⑴ 衣服的绉褶。⑵ 收缩:“大筋~短,小筋弛长。”⑶ 减缝衣。 [ruàn] ⑴ 织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而沇切頁碼436頁,第34

緛衣蹙也。从糸耎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而沇切頁碼1035頁,第6行,第3

緛衣戚也。從糸耎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而沇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622頁,第3許惟賢1141頁,第3

緛衣戚也。

段注戚今之蹙字也。古多用戚,無蹙字。《考工記》曰:不微至無以爲戚速。詩《鄭箋》云:縐絺,絺之戚戚者。今俗改作蹙。衣戚,《衣部》所謂襞。《韋部》所謂韏。《子虛賦》。襞積褰縐。紆徐委曲。鬱橈谿谷。張揖注曰:襞積,𥳑齰也。褰,縮也。縐,戚也。其縐中文理。岪鬱迴曲。有似於谿谷也。按𥳑古字。𧟉襉皆今字。縐訓戚,與《鄭箋》合。俗本譌裁。而小顔,小司馬皆不得其解。甚矣古書之難讀也。衣戚亦曰韏衣。是爲緛。引申之爲凡戚之偁。《素問》曰:大筋緛短。小筋弛長。緛短謂戚而短也。緛以衣喻。弛以弓喻。

从糸。耎聲。

段注而沇切。十四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