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只的意思解释

口部5画上下结构U+53EA

口部

5画

2画

上下结构

指事字

KWU

RC

JOVV

60800

0662

5427

U+53EA

25134 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点

𠮡𧙋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hī

基本解释

量词。一~鸡。

单独的,极少的。~身。片纸~字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(形声。从又,持隹。持一隹曰隻,持二隹曰雙。本义:鸟一只) 同本义。

隻,鸟一枚也。 《说文》如彼翰林鸟,双栖一朝 《悼亡诗三首》

只翼(一只鸟。比喻孤单)

a bird;

量词

用于计量鸡、禽、牛、羊、球、手、足等的数目。

两只手;三只鸡。

形容词

1.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。单一。

莫遣轮归海窟,仍留一箭射天山。 李益《塞下曲》匹马轮无反者。 《公羊传 · 僖公三十三年》

只轮不返(就连一只战车轮子都回不去了。比喻大败,全军覆灭);只鸡架酒(比喻祭品虽菲薄简陋,然情意甚重);只手(单手。转喻为独力);只句(单句,零星散句);只字(单字,零星的字迹或文辞);只曲(指北曲中不成套的小令);只眼(独眼。比喻独特的见地)

single;

2.孤独 。

只立(孤立);只凰(无偶的凰鸟。比喻无配偶的男子);只影(孤影。比喻孤单)

alone;

3.单数;奇数。

肃宗而下,咸日临朝,双日不坐。 《宋史 · 张洎传》

只日(单日)

odd;

4.另见 zhǐ。

zhǐ

基本解释

仅仅,惟一。~是(❶仅仅是;❷表示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;❸但是)。

表示限于某个范围。~顾。~管。~见树木,不见森林。

详细解释

语气词

1.指事。小篆字形。上为“口”,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。本义:句末语气词。

2.用于句末,表示终结或感叹。

母也天, 不谅人 《诗 · 鄘风 · 柏舟》

3.用于句末, 表示限止。相当于“耳”

诸侯归晋之德, 非归其尸盟也。 《左传》

4.用于句中。

君子, 福履绥之。 《诗 · 周南 · 樛木》

5.用于判断句首,对主语起限定和强调作用。

我便是宋江。 《水浒传》

只这便是。

副词

1.秖和衹在唐、宋以后多写作只。“祇”简化为“只”

2.另见 zhī。

3.祇另见 qí。

4.仅;仅仅。

隔数重山。 宋 · 洪迈《容斋续笔》在花开之数日。 明 · 李渔《闲情偶寄 · 种植部》

only; merely;

5.又。

只有霜中败叶。

只道(只认为;只说);只除(只有;除非);只告诉你;只见过我父亲三次;只有两元钱;只他知道;只此(仅此;就此;唯有这样)

6.唯此;无它。

别来杨柳街头树,摆弄春风欲飞。 韩愈《镇州初归》

只为读完了书的读者;我们在本章只指明该时期的主要特点;只在(就在);只如(就像)

simply;

7.除…外没[有]任何其他 。

他只穿单衣。

nothing but;

8.本,本来。

(旦云)妾身早知陛下驾临,合远接。 《汉宫秋》

originally;

9.直;一直。

鲁智深离了 桃花山,放开脚步,从早晨走到午后。 《水浒传》

只到(直到)

until; up to;

代词

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这”。

若时乐,乐时苦,个修行断门户。 一钵和尚《一钵歌》

只个(这种;如此);只凭(这样);只么(如此);只今(如今;现在)

this;

动词

1.作,做。

相公到此甚? 关汉卿《鲁斋郎》

do;

2.限定或限制 。

它只生活在淡水里。

limit;

助词

1.用在句中。

君子,邦家之基。 《诗 · 小雅 · 南山有台》

2.相当于“着”

他前面引尺,我背后把他跟随。 高文秀《黑旋风》

日本释义

读音shigi。 鹬鸟。《天正十七年本節用集》 读音tada 免费。 不要钱。

古壮字释义

1.读音cix。

2.就。

3.也. 又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zhǐ

详细解释

1.仅。

只此一家,别无分号。

2.尽。

只管去做。

但、而。

你做得很好,只是少了一点儿变化。、他不是不会,只是不用心 罢了。

语尾助词,无义。

《诗经 · 鄘风 · 柏舟》:“母也天只,不谅人只。”《楚辞 · 屈原 · 大招 》:“青春受谢,白日昭只。”

姓。如明代有只好仁。

zhī

详细解释

量词。计算物体件数的单位。

一只戒指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zhǐ

详细解释

1.表示限于某个范围,相当于“僅”、“仅仅”。

只想告诉你、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、只此一家,别无分号、车站到机场只几十公里。

2.尽。

问心无愧,只管去做。

3.但。

只是近黄昏。

4.不得不。

只好、只能如此。

5.姓。

zhī

详细解释

量词。用于计算某些器物。通“隻”。

一只戒指、三只箱子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only, just, simply
  • nur, lediglich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 )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諸氏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掌氏切,𡘋音紙。說文》:語已詞也。詩・鄘風》:母也天只,不諒人只。左傳・襄二十七年》:諸侯歸晉之德只。

又,《詩・王風》:其樂只且。【箋】言其自樂此而已。又,〈小雅〉:樂只君子。【箋】只之言是也。

又,姓。正字通》:明有只好仁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章移切;《韻會》:支移切,𡘋音支。廣韻》:專辭。

又,《五音集韻》:之日切,音質。本之爾切,無質音,今讀若質,俗音新增。

又,《韻會小補》:章忍切,音軫。引《集韻》云:只通作軹,《莊子・大宗師》而奚來爲軹。〇【按】《集韻》軹註𡘋無只通作軹之明文,雖字義相同,實非一字,《韻會小補》非。

又,楊氏《轉註古音》引《楚辭・大招》白日昭只,只讀作馨,語餘聲;本作𠷓,省作只。〇【按】𠷓、只二字,諸韻書皆分載,音切各別,只𡘋無馨音,楊氏說非。

集韻》亦作𠮡

注解

〔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只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ī、zhǐ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八,五行属

〔只〕字造字法是指事。小篆字形。上为“口”,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。本义是句末语气词。

〔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ī] ⑴ 量词⑵ 单独的,极少的 [zhǐ] ⑴ 仅仅,惟一⑵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諸氏切頁碼66頁,第13

只語巳詞也。从口,象气下引之形。凡只之屬皆从只。

附注章炳麟《文始》:「此合體指事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真彼反頁碼188頁,第5行,第1

只語已詞也。從口,象气下引之形。凡只之屬,皆從只。
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曰:「母也天只,不諒人只。」是只爲語已詞也,八气下引也。今試言只則气下引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諸氏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348頁,第1許惟賢157頁,第1

只語巳䛐也。

段注巳,止也。矣只皆語止之詞。《庸風》母也天只,不諒人只是也。亦借爲是字。《小雅》樂只君子箋云:只之言是也。《王風》其樂只且箋云:其且樂此而已。按以此釋只。與《小雅》箋同。宋人詩用只爲衹字。但也。今人仍之。讀如隻。

从口。象气下引之形。

段注語止則气下引也。諸氏切。十六部。

凡只之屬皆从只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從戰國文字到楷書,只字字形都是從口、像氣下引之形。從口,是說明說話時的器官;像氣下引,是說明聲音、氣流下沉的樣子,由於聲氣下沉而結束,以表示語氣結束的語詞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指事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