媞
外语翻译
- at ease
- (utilisé comme phonétique), (nom de fille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杜奚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田黎切,𡘋音題。《爾雅・釋訓》:媞媞,安也。一曰美好。東方朔〈七諫〉:西施媞媞,而不得見。
又,《集韻》:章移切,音支。又,常支切,音匙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《廣韻》:承紙切;《集韻》:上紙切,𡘋音是。《說文》:媞諦,一曰。姘黠。一曰江淮閒謂母曰媞。
又,《集韻》:待禮切,音弟 —— 草子名。〈夏小正〉:媞薃也。薃也者,莎䔺也;媞也者,其實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得懈切。揚子《方言》:姣媞,欺嫚也。
又,陟嫁切,音吒 —— 義同。
考證
《夏小正》媞薃也。薃也者,莎䔺也,媞也者,其實也。
謹按夏小正作緹不作媞,作媞者爾雅也。謹改作爾雅薃,侯莎,其實媞。註引夏小正曰媞者,其實。
注解
〔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媞〕字拼音是t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是。
〔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í] ⑴ 〔~~〕a.美好,如“西施~~而不得见兮。”b.安详,如“有女怀芬芳,~~步东厢。”⑵ 莎草的子实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承旨切頁碼第415頁,第8字續丁孫
媞
諦也。一曰妍黠也。一曰江淮之閒謂母曰媞。从女是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善紙反頁碼第993頁,第3行,第1字述
諦也。從女是聲。一曰妍黠也。一曰江淮之間謂母曰媞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承旨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477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77頁,第14字
諦也。
段注諦者,審也。審者,悉也。詩。好人提提。傳云:提提,安諦也。《釋訓》。媞媞,安也。孫炎曰:行步之安也。《檀弓》。吉事欲其折折爾。注云:安舒貌。按折者,提之譌。提者,媞之叚借字也。
从女。是聲。
段注承旨切。十六部。按詩,《爾雅》皆大兮反。《廣韵》同。而注云《說文》又時尒切。然則《說文》舊音在紙韵也。
一曰姸黠也。
段注姸者,技也。黠者,桀黠也。黠之引申之義也。
一曰江淮之閒謂母爲媞。
段注方俗殊語也。《廣韵》承紙切。又音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