宀
宀部3画独体字U+5B80
国语辞典解释
宀
mián详细解释
名
1.古代一种四面有墙,上有覆盖,内有堂有室的深屋。
《说文解字 · 宀部》:“宀,交覆深屋也。”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古者屋四注,东西与南北,皆交覆也,有堂有屋,是为深屋。”
2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外语翻译
- roof; KangXi radical 40
- Radikal Nr. 40 = Dach
- toit (radical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武延切;《集韻》:彌延切,𡘋音綿。《說文》:交覆深屋也。田藝衡㊟〔田藝蘅〕曰:古者穴居野處,未有宮室,先有宀,而後有穴。宀,當象上阜高凸,其下有𠕄可藏身之形,故穴字从此,室家宮宁之制皆因之。
注解
〔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宀部。
〔宀〕字拼音是mián,独体字。
〔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ián] ⑴ 深屋。⑵ 覆盖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武延切頁碼第239頁,第13字續丁孫
宀
交覆深屋也。象形。凡宀之屬皆从宀。
附注按:甲骨文像房屋的形狀。
蔣注案:从宀之字,唯向、奧之隸定字形不同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滅仙反頁碼第611頁,第4行,第1字述
交覆深屋也。象形。凡宀之屬,皆從宀。
鍇注臣鍇曰:「象屋兩下垂覆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武延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348頁,第1字許惟賢第590頁,第8字
交覆𥥍屋也。
段注古者屋四注。東西與南北皆交覆也。有堂有室是爲深屋。《自部》𦤝下曰:宀宀,不見也。是則宀宀謂深也。
象形。
段注象兩下之形。亦象四注之形。武延切。古音當在十二部。
凡宀之屬皆从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