寚
外语翻译
- precious; rear; valuable treasure; bullion a jewel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玉篇》:古文寶字。註見十七畫。《正譌》:从宀,玉,會意。缶聲。
注解
〔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宀部。
〔寚〕字拼音是bǎo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宀、王、缶。
〔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ǎo] ⑴ 古同“宝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博皓切頁碼第241頁,第4字續丁孫
寶
珍也。从宀从王从貝,缶聲。
寚
異體𡩧
古文寶省貝。
附注商承祚《殷虛文字類編》:「貝與玉在宀內,寳之誼已明・……古金文與篆文又增缶。」按:缶即缽本字。最初為人所寶重,故寶古字作「𡧰」,是會意兼形聲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跛抱反頁碼第615頁,第3行,第3字述
珍也。從宀、玉、貝,缶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人所保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615頁,第4行,第1字述
古文寳省貝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博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358頁,第1字許惟賢第595頁,第1字
珍也。
段注《玉部》曰:珍,寶也。二字互訓。《史記》多假葆爲寶。
从宀玉貝。
段注玉與貝在屋下。會意。
缶聲。
段注博晧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古文寶。省貝。
段注《廣韵》曰:古文作珤。
白话解释
宝,家藏的珍品。字形采用“宀、王、贝”作边旁,“缶”作声旁。寚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寶”,省略了“贝”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作,由「宀」、「貝」、「
」(玨)三字構成。從宀,示珍寶收藏之處。從貝,示財貨。從珏,與玉同義。會三字得珍貴之義。金文二例,前例從宀、從貝、從玉;後例從宀、從貝、從玉、缶聲,兼表義。缶,示珍寶貯藏之器。戰國文字承自金文第二例。篆文承自戰國文字;古文從宀玉、缶聲。隸書、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。在六書其從缶聲者,屬於形聲兼會意。其不從缶聲者,屬於異文會意。規範字作「宝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