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幅的意思解释

巾部12画左右结构U+5E45

巾部

12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MHGL

LBMRW

LIJK

41266

1607

2389

U+5E45

252125125121 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布的宽度。~面。双~。宽~。

泛指事物的宽度。~度。~员(“幅”是宽度,“员”是周围。指疆域或领土的面积。如“我国~~广大”)。振~。篇~。

边缘。边~。

量词,用于布帛、图画等。一~画。五~布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巾,畐( fú )声。从“巾”表示与布帛有关。声符“畐”训“满”(参“福”字条),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。布帛的宽度(广)与“满”有相通之处,故可以引申。本义: 布帛的宽度。

2.同本义。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。今为布帛、呢绒等宽度的通称。

,布帛广也。 《说文》布帛二尺二寸为 《汉书 · 食货志》 《仪礼 · 士丧礼》。注:“半幅一尺,终幅二尺。”在下。 《诗 · 小雅 · 采菽》。注:“邪缠束,故名邪幅。”巾。 《后汉书 · 符融传》。注:“以一幅为之。”

单幅,双幅;宽幅的白布;幅裂(像布幅一样割裂);幅巾(古代用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。男子用以束发,也叫幞头);幅练(成幅的白练)

width;

3.引申指地面或书画面的广狭。

陨既长。 《诗 · 商颂 · 长发》者,所以正曲枉也。 《列女传 · 母仪》即连楮为巨,广二丈,大书一“屈”字。 明 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
篇幅;振幅。

width;

4.界限,限度 。

幅程(范围,尺度);幅利(使贪利之心有所节度)

limit;

5.指布帛或纸张。

其男子衣以横,但结束相连,略无缝缀。 《晋书》

cloth or paper;

量词

——记述长条或方形的东西。

一幅画;一幅对子。

动词

覆盖,用东西遮在…上面 一茎竹稿剔船尾,两幅青幕幅船头。——白居易《泛小舱》

cover;

形容词

通“福”。古称富贵寿考为福 幅陨既长,有娀方将。——《诗·商颂·长发》

good luck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布帛或纸张的宽度。

《左传 · 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,为之制度,使无迁也。”

2.泛指宽度。

振幅、幅员广阔。

3.文章或书画的分量。

篇幅。

4.布帛、衣服的边缘。

《仪礼 · 丧服》:“凡衰外削幅,裳内削幅。”唐 · 贾公彦 · 疏:“云衰外削幅者,谓缝之边幅向外,裳内削幅者,亦谓缝之边幅向内。”

边幅。

5.量词。计算图画、布帛等平面物的单位。

一幅画、三幅挂图、她用两幅布做了条床单。

详细解释

行縢。即绑腿。

《广韵 · 入声 · 职韵》:“幅,行縢名。”《左传 · 桓公二年》:“带裳幅舄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布帛、呢绒等纺织品的宽度。

双幅、宽幅的红布。

2.指地面或书、画面所占的空间或长度。

篇幅、幅员辽阔。

3.量词。用于计算图画、布帛等平面物品。

一幅画、要两幅布才能做一条床单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piece, strip, breadth of, hem
  • ( 大小 )​ Größe, Umfang, Format (S)​, ( 布匹 的 宽 度 )​ Breite einer Stoffbahn (S)​, wickeln, drehen (V)​, [ 用 于 布帛 、 呢 绒、图画 等 ] (Zähl)
  • bande, rouleau, bordure, ourlet, (classificateur pour les bandes, rouleaux, tissus, toiles d'artistes, etc.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巾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方六切,音福。說文》:布帛廣也。玉篇》:布帛廣狹。廣韻》:絹幅,《爾雅・釋天》:緇廣充幅,長尋曰旐。【疏】以黑色之帛,廣全幅長八尺,屬於杠,名旐。急就篇》〔註〕:四丈曰疋,兩邊具曰幅。左傳・襄二十八年》:夫富,如布帛之有幅焉,爲之制度,使無遷也。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,正德以幅之。【疏】言用正德以爲邊幅,使有度也。前漢・馬援傳》:修飾邊幅。【註】若布帛,修飾其邊幅也。

又,《廣雅》:匡幅,滿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姓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彼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筆力切,𡘋音逼。廣韻》:行縢名。左傳・桓二年》:帶裳幅舄。【註】幅若今行縢。詩・小雅》:邪幅在下。【傳】幅,逼也,所以自偪束也。

又,《韻會》:通作偪。禮・內則》:偪、屨、著綦。【註】鄭云:以幅帛邪纏於足,所以自偪束。逼卽縢約也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寅集中 部首:巾部 )

《禮・內則》偪屨著綦。〔註〕鄭云,以幅帛邪纏於足,所以自偪束。逼卽縢約也。

謹按內則無此註,查係小雅疏,而又非原文。謹移於上文小雅傳所以自偪束也下,照原文爲正義邪纏於足謂之邪偪。名曰偪者,所以自偪束也。

注解

〔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

〔幅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畐,五行属

〔幅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巾,畐( fú )声。从“巾”表示与布帛有关。声符“畐”训“满”(参“福”字条),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。布帛的宽度( 广 )与“满”有相通之处,故可以引申。本义是布帛的宽度。

〔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ú] ⑴ 布的宽度⑵ 泛指事物的宽度⑶ 边缘⑷ 量词,用于布帛、图画等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方六切頁碼252頁,第15

幅布帛廣也。从巾畐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方菊反頁碼647頁,第5行,第1

幅布帛廣。從巾畐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爲之幅度,使之無遷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方六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429頁,第2許惟賢625頁,第10

幅布帛廣也。

段注凡布帛廣二尺二寸。其邊曰幅。《左傳》曰: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。爲之制度。使無遷也。引伸爲邪幅。《小雅》。邪幅在下。傳曰:幅,偪也。所以自偪束也。

从巾。畐聲。

段注方六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