頛
頁部15画左右结构U+981B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落猥切;《集韻》:魯猥切,𡘋音磊。《說文》:頭不正也。又,《集韻》:盧對切,音礧 —— 義同。《說文》:从頁、从耒;耒,頭傾也。
注解
〔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頁部。
〔頛〕字拼音是l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耒、頁。
〔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èi] ⑴ 头不正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盧對切頁碼第294頁,第3字續丁孫
𩓕
異體頛
頭不正也。从𩑋从𣐇。𣐇,頭傾也。讀又若《春秋》陳夏齧之齧。
附注按:徐鍇繫傳作「耒亦聲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魯内反頁碼第735頁,第2行,第2字述
頭不正。從頁、耒,耒,頭傾,亦聲。讀又若《春秋》陳夏齧之齧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盧對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681頁,第2字許惟賢第737頁,第6字
頭不正也。
段注《釋魚》。左倪不類。《周禮》類作靁。葢皆頛之假借字也。
从𩑋耒。
段注會意。
耒,頭傾,
段注說从耒之意。
亦聲。
段注耒亦聲。盧對切。十五部。《廣韵》無。
讀又若《春秋》陳夏齧之齧。
段注又有此音。卽與左倪右倪之倪同也。曰陳夏齧之齧當許時讀《春秋》此齧必與他齧不同也。陳夏齧,見《春秋經》昭卄三年《正義》。考《世本》。齧者,徵舒曾孫。杜云玄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