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質的意思解释

貝部15画上下结构U+8CEA

貝部

15画

8画

上下结构

RRMU

HLBUC

PDPL

72806

U+8CEA

331233122511134 撇、撇、横、竖、撇、撇、横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hì

基本解释

本體,本性。物~。流~(流動的不是固體的東西)。實~。~言(實言)。沙~。本~。~點。品~。性~。素~。資~。

樸素,單純。~樸。~直。

問明,辨別,責問。~疑。~問。~詢。對~。

抵押或抵押品。人~。

同贄,禮物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zhí

详细解释

1.事物的根本、特性。

《论语 · 卫灵公》:“君子义以为质,礼以行之。”《史记 · 卷二四 · 乐书》:“中正无邪,礼之质也。”

特质、流质。

2.人的天性禀赋。

资质。

3.朴实的本性。

《论语 · 雍也》:“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”《韩非子 · 解老》:“夫君子取情而去貌,好质而恶饰。”

文质彬彬。

4.形躯、形体。

三国魏 · 曹植《愍志赋》:“岂良时之难俟,痛余质之日亏。”

5.箭靶、标的。

《荀子 · 劝学》:“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。”《后汉书 · 卷六十上 · 马融》:“流矢雨坠,各指所质。”

6.古代的一种刑具。

《史记 · 卷九六 · 张丞相传》:“苍坐法当斩,解衣伏质。”

诘问。

《礼记 · 中庸》:“质诸鬼神而无疑。”

zhì

详细解释

用财物或人作保证以为抵押。

《战国策 · 赵策四》:“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,质于齐,齐兵乃出。”

质押。

拜见长辈时奉上的见面礼。

《孟子 · 滕文公下》:“出疆必载质。”汉 · 赵岐 · 注:“质,臣所执以见君者也。”《史记 · 卷八四 · 屈原贾生传》:“乃令张仪详去秦,厚币委质事楚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zhí

详细解释

1.客观存在的本体;物质。

杂质、木质、铁质、水质良好。

2.事物的根本属性;本质。

性质、实质、本质、量变引起质变。

3.(事物的)优劣程度。

优质、以质论价、质量并重。

4.朴实。

质朴、文质彬彬、质胜文则野。

5.根据事实问明或辨别是非;诘问。

质疑、质问、援疑质理。

zhì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以人或物作抵押。

质押、典质、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,质于齐,齐兵乃出(《史记‧卷四十三‧赵世家》)。

2.《书》作为抵押的人或物。

人质、必以长安君为质,兵乃出(《史记‧卷四十三‧赵世家》)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matter, material, substance
  • Natur, Art, Charakter (S, Bio)
  • qualité, matière, tempérament, caractère, gage, otage, questionner, interrog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貝部 )

唐韻》:之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職日切,𡘋音桎。易・繫辭》:原始要終,以爲質也。【註】質,體也。

又,《詩・小雅》:民之質矣。【傳】質,成也。【朱傳】實也。又,〈大雅〉:虞芮質厥成。【傳】質,成也;成,平也。【疏】三字義同,故以質爲成,以成爲平。【朱傳】質,正;成,平也。

又,《詩・小雅》:發彼有的。【傳】的,質也。【疏】十尺爲𠋫,四尺爲鵠,二尺曰正,四寸曰質。鵠及正、質,皆在𠋫中也。

又,《周禮・地官・質人》:大市曰質,小市曰劑〔「曰」當作「以」。本作:大市以質,小市以劑〕【註】質、劑者,爲之券藏之也。

又,《儀禮・士冠禮》:質明行事。【註】質,正也。禮・月令》:黑黃蒼赤,莫不質良。【註】所染者,當得眞采正善也。又,〈聘義〉:君子於其所尊,弗敢質。【註】質,謂正自相當。

又,《禮・曲禮》:質君之前。【註】質,猶對也。

又,《廣雅》:質,地也。禮・禮器》:禮,釋回,增美質。【註】質,猶性也。

又,《公羊傳・定八年》:弓繡質。【註】質,拊也。

又,《史記・范雎傳〔即〈范睢傳〉〕:不足以當椹質。【註】質,剉刃也。

又,《前漢・張釋之傳》:具以質言。【註】質,誠也。

又,《廣雅》:問也、定也。

又,《小爾雅》:質,信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主也、樸也。禮・樂記》:中正無邪,禮之質也。【註】質,猶本也。禮爲之文飾也。

又,姓。前漢・貨殖傳》:質氏以洒削而鼎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陟利切,音致。說文》:以物相贅。左傳・隱三年》:故周鄭交質。

又,《集韻》:脂利切 —— 贄,亦作質。左傳・昭三年》:將奉質幣,以無失時。〈晉語〉:臣委質于翟之鼓。孟子》:不傳質爲臣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中 部首:貝部 )

《詩・小雅》發彼有的。《傳》的,質也。《疏》十尺爲𠋫,四尺爲鵠,二尺曰正,四寸曰質。鵠及正質,皆在𠋫中也。

謹照原文兩爲字𠀤改曰。兩𠋫字𠀤改侯。

注解

〔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

〔質〕字拼音是zh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斦、貝

〔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ì] ⑴ 本體,本性⑵ 樸素,單純⑶ 問明,辨別,責問⑷ 抵押或抵押品⑸ 同贄,禮物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之日切頁碼205頁,第9

質以物相贅。从貝从斦。闕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闕者,闕從斦之說也。《韻會》『從斦』作『斦聲』,無『闕』字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此字當从斦聲。斦疑即椹質之質,後人又製櫍字,即斦字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之日反頁碼524頁,第6行,第1

質以物相贅。從貝斦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質,實也。事疑虚,以人物實之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之日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123頁,第3許惟賢496頁,第1

質㠯物相贅。

段注質贅雙聲。以物相贅,如《春秋》交質子是也。引伸其義爲樸也,地也。如有質有文是。《小雅・毛傳》云旳質也,《周禮》射則充椹質,《左傳》策名委質,皆是。又緜詩,抑詩傳曰:質,成也。禮謂平明爲質明。

从貝。从斦。闕。

段注闕者,闕從斦之說也。䪨會從斦作斦聲。無闕字。之日切。十二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