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𠒧的意思解释

𠒧

儿部14画上下结构U+204A7

儿部

14画

12画

上下结构

GMIQ

DBHU

FLLR

U+204A7

12523412523435

意思解释


基本释义

𠒧

同“僰”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儿部 )

字彙補》同「僰」。見《說文長箋》。

注解

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儿部

𠒧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棘、儿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蒲北切頁碼265頁,第21

異體𠒧𠍷

僰犍爲蠻夷。从人棘聲。

附注按:金文僰字像人在荊棘叢中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朋比反頁碼683頁,第3行,第1

僰犍爲蠻夷也。從人棘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禮》曰:西方曰僰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蒲北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532頁,第4許惟賢672頁,第5

僰楗爲蠻夷也。

段注楗各本作犍。今依漢碑从木。《司馬相如傳》曰:唐蒙使略通夜郞西僰中。文穎曰:夜郞,僰中皆西南夷。後以爲牂柯,楗爲二郡。按楗爲郡有僰道縣。卽今四川敘州府治也。其人民曰僰。《王制》。屛之遠方。西方曰僰。東方曰寄。鄭注。僰當爲棘。棘之言逼。使之逼寄於夷戎。按記文僰字,鄭不以爲西南夷。故易爲棘。經傳之棘多訓亟也。故曰棘之言逼。使與寄字一例。《釋文》云:棘又作僰。於此知記本作僰。鄭易爲棘也。唐初本已誤。

从人。棘聲。

段注蒲北切。一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