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纊的意思解释

糹部20画左右结构U+7E8A

糹部

20画

14画

左右结构

XYAW 86,XOAW 98

VFITC

ZTG

20986

U+7E8A

55444441312212512134 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、撇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点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kuàng

基本解释

絲綿絮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纊,絮也。”《小爾雅•廣服》:“纊,緜也。絮之細者曰纊。”

蠶繭。《淮南子•繆稱》:“小人在上位,如寢關曝纊。”

用同“曠”。寬廣。唐陳諫《心印銘》:“心遷境遷,心纊境纊。”

量詞。絲八十縷。《玉篇•糸部》:“纊,八十縷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
古時指新絲綿絮。後泛指綿絮 纊,絮也。——《說文》 纊,綿也。絮之細者曰纊也。——《小爾雅》 三軍之士皆如挾纊。——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 絲纊竹箭。——《禮記·禮器》 纊爲繭。——《禮記·玉藻》 厥篚纖纊。——《書·禹貢》 又

厥篚纖纊(謂把新的絲綿裝在竹筐裏進貢);纊衣(纊服。綿衣。纊:絮衣服的絲綿);纊息(彌留之際的呼吸。古人臨死,置纊於其口鼻之上,以驗氣息之有無);纊絮(綿絮) 【漢典】。

silk floss;

国语辞典解释


kuàng

详细解释

棉絮。

《小尔雅 · 广服》:“纩,绵也。絮之细者曰纩。”《南史 · 卷七三 · 孝义传上 · 庾道愍传》:“冬日不衣绵纩,夏日不解衰绖。”宋 · 陆游《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》诗:“谁言铁衣冷彻骨,感义怀恩如挟纩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kuàng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丝绵絮。

冬日不衣绵纩,夏日不解衰绖(《南史‧卷七十三‧孝义列传上‧庾道愍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cotton; silk
  • beau fil de soie ou de coton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苦謗切,音曠。說文》:絮也。或从光作絖。玉篇》:綿也。書・禹貢》:厥篚纖纊。【傳】纊,細綿。儀禮・既夕》:屬纊。【註】纊,新絮。左傳・宣十二年》:三軍之士,皆如挾纊。【註】綿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古曠切,光去聲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纊〕字拼音是ku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廣

〔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uàng] ⑴ 絲綿絮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纊,絮也。”《小爾雅•廣服》:“纊,緜也。絮之細者曰纊。”⑵ 蠶繭。《淮南子•繆稱》:“小人在上位,如寢關曝纊。”⑶ 用同“曠”。寬廣。唐陳諫《心印銘》:“心遷境遷,心纊境纊。”⑷ 量詞。絲八十縷。《玉篇•糸部》:“纊,八十縷也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苦謗切頁碼438頁,第17

纊絮也。从糸廣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皆如挾纊。」

絖纊或从灮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苦謗切頁碼1038頁,第5行,第1

絖絮也。從糸廣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皆如挾纊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38頁,第5行,第2

纊或從光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苦謗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635頁,第2許惟賢1146頁,第10

絖絮也。

段注《玉藻》。纊爲繭。注曰:纊,今之新緜也。按鄭釋纊爲新緜者,以別於縕之爲新緜及舊絮也。許則謂纊爲絲絮。不分新故。謂縕爲麻紼。與鄭絕異。

从糸。廣聲。

段注苦謗切。十部。

《春秋傳》曰:皆如挾纊。

段注《春秋》宣十二年《左傳》文。

纊或从光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