疃
意思解释
疃
tuǎn基本解释
①禽兽践踏的地方,
②村庄,屯(多用于地名)白家~(在中国北京市)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禽兽践踏的地方。
盘桓疃畔峦端路,见一个绕倒忉骚老夫。
track;
2.村庄;屯。
自出城,即黄茅弥望,每十余里,有村疃数家而已。
village;
3.常用作地名。
山东有柳疃,河北有贾家疃。
外语翻译
- hamlet; area outside city
- Weiler, kl. Dorf (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土短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土緩切,𡘋湍上聲。《說文》禽獸所踐處,引《詩・豳風》町疃鹿場。〇【按】《詩》今本作畽。
注解
〔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田部。
〔疃〕字拼音是tu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田、童,五行属火。
〔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uǎn] ⑴ 禽兽践踏的地方,⑵ 村庄,屯(多用于地名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土短切頁碼第458頁,第30字續丁孫
疃
禽獸所踐處也。《詩》曰:「町疃鹿場。」从田童聲。
附注嚴章福校議議:「今《詩》作畽,隸變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土卵反頁碼第1078頁,第3行,第2字述
禽獸所踐地處。《詩》曰:「町疃鹿場。」從田童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土短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788頁,第3字許惟賢第1211頁,第8字
禽獸所踐處也。
段注踐者,𡳐也。獸足蹂地曰厹。其所蹂之處曰疃。本不專謂鹿。詩則言鹿而已。
詩曰:町疃鹿場。
段注《豳風・東山》文。《毛傳》曰:町疃,鹿迹也。謂鹿迹所在也。《楚辭・九思》。鹿蹊兮𨇰𨇰。𨇰與疃葢一字。疃亦作𤲫。《郡國志》。廣陵郡東陽。劉昭云:縣多麋。引《博物志》十百爲羣。掘食艸根。其處成泥。名曰麋𤲫。民人隨此𤲫種稻。不耕而穫。其收百倍。今《後漢書》譌爲畯。埤雅引此又譌暖。然因埤雅可以校正也。
从田。童聲。
段注土短切。十四部。此音之轉也。古音葢在九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