𪄉
鳥部21画左右结构U+2A109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於容切,音邕 —— 同「雝」。《爾雅・釋鳥》:䳭鴒,雝渠。
义一作𪇉。
注解
〔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鳥部。
〔𪄉〕字拼音是yō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邕、鳥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於容切頁碼第112頁,第17字續丁孫
雝
雝渠也。从隹邕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雝,經典多用為雝和、辟雝。隸作雍。」鈕樹玉校錄:「《繫傳》𪆫作渠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隹,吕(宮的初文)聲,或从水,羅振玉以為『古辟雍字如此』。吕形或省其一作囗形。戰國秦楚文字『吕』形訛為『邑』形,為後世隸楷所本。"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宛封反頁碼第294頁,第5行,第1字述
雝渠也。從隹邕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於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569頁,第1字許惟賢第254頁,第9字
雝渠也。
段注渠《鳥部》作𪆫。鉉本同。
从隹。邕聲。
段注於容切。九部。《經典》多用爲雝和,辟雝。𣜩作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