雝
意思解释
雝
yōng基本解释
◎同“雍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雝渠 。亦作雝。鸟名。即鶺鴒。
脊令在原,兄弟急难。
wagtail;
2.鸟和鸣声。
不作梧桐之萋雝,凤凰之雝喈。
雝鸣(鸟类和谐地鸣叫);雝雝(鸟和鸣声);雝喈(鸟和鸣声)
twitter; chirp; warble;
3.通“邕”。四周有水的沼泽地。
振鹭于飞,于彼西雝。
marsh surrounded by waters;
形容词
◎和谐。多作“雍”。
宜人之令问雝穆一门,喈喈远闻矣。
雝融(和洽);雝容(雍容);雝穆(和睦)
harmonious;
国语辞典解释
雝
yōng详细解释
名
◎《诗经 · 周颂》的篇名。共一章。根据《诗序》:“雝,禘大祖也。”指武王祭文王之诗。本章二句为:“有来雝雝,至止肃肃。”有来,谓祭者也。雝雝,和悦、和睦貌。至止,谓至于庙也。肃肃,恭敬貌。
形
◎和乐的。参见“雝雝”条。
外语翻译
- marsh; pool; harmonious
- harmonisch
- harmonieux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容切,音邕。《說文》:雝渠也。《爾雅・釋鳥》:䳭鴒,雝渠。【註】雀屬。
义又,《詩・邶風》:雝雝鳴雁。【傳】雝雝,雁聲和也。又,〈大雅〉:雝雝喈喈。
义又,《詩・召南》:曷不肅雝。【傳】雝,和。又,〈周頌〉:有來雝雝。【箋】雝雝,和也。
义又,地名。《詩・周頌》:于彼西雝。【傳】雝,澤也。
义又,姓。〈晉語〉:郉侯與雝子爭田。〇【按】《左傳》作雍。
又,《正韻》:尹竦切,音勇。《詩・小雅》:無將大車,維塵雝兮。【箋】雝,蔽也。【釋文】於勇反。
又,《正韻》:於用切,音灉。《詩・小雅》塵雝:〔釋文〕又作壅,於用反。
注解
〔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隹部。
〔雝〕字拼音是yō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邕、隹。
〔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ōng] ⑴ 同“雍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於容切頁碼第112頁,第17字續丁孫
雝
雝渠也。从隹邕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雝,經典多用為雝和、辟雝。隸作雍。」鈕樹玉校錄:「《繫傳》𪆫作渠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隹,吕(宮的初文)聲,或从水,羅振玉以為『古辟雍字如此』。吕形或省其一作囗形。戰國秦楚文字『吕』形訛為『邑』形,為後世隸楷所本。"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宛封反頁碼第294頁,第5行,第1字述
雝渠也。從隹邕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於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569頁,第1字許惟賢第254頁,第9字
雝渠也。
段注渠《鳥部》作𪆫。鉉本同。
从隹。邕聲。
段注於容切。九部。《經典》多用爲雝和,辟雝。𣜩作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