鷢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居月切,音厥。《說文》:白鷢,王鵙也㊟〔白鷢,王鴡也〕。《廣韻》:鷢,一名楊鳥,善捕䑕。《爾雅・釋鳥》:楊鳥,白鷢㊟〔鸉,白鷢〕。【註】似鷹,尾上白。韓愈〈送文暢(北遊)〉詩:飄然逐鷹鷢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其月切,音𧤼 —— 義同。
考證
《說文》白鷢,王鵙也。
謹照原文鵙改鴭。
《廣韻》鷢,一名揚鳥。
謹照楊鳥二字乃鸉字之譌。謹照原文改爲白鷢一名鸉。
《爾雅・釋鳥》楊鳥,白鷢。
謹照原文楊鳥二字改爲鸉字。
注解
〔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鳥部。
〔鷢〕字拼音是jué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厥、鳥。
〔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ué] ⑴ 〔白~〕一种鸟,即“白鹞子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居月切頁碼第120頁,第3字續丁孫
鷢
異體𪆙
白鷢,王鴡也。从鳥厥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按:《釋鳥》云:『雎鳩,王雎』與『鸉,白鷢」劃分二鳥,許乃一之,恐係轉寫譌誤,非許書本然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瞿月反頁碼第313頁,第6行,第1字述
白鷢,王瞗也。從鳥厥聲。
鍇注臣鍇按:崔豹《古今注》:似鷹,尾上白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居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616頁,第1字許惟賢第274頁,第4字
白鷢,
段注逗。
王雎也。
段注《釋鳥》曰:鸉,白鷢。郭云:似鷹,尾上白。按《釋鳥》云雎鳩王雎,與鸉白鷢劃分二鳥。許乃一之。恐係轉寫譌誤。非許書本然也。當爲正之曰:鷢者,白鷢楊也。鴡者,鴡鳩王鴡也。乃合。毛《詩正義》曰:陸璣疏云:雎鳩,大小如鴟。㴱目。目上骨露。幽州人謂之鷲。而楊雄,許愼皆曰白鷢。白鷢似鷹,尾上白。此是陸璣而非楊雄,許愼也。楊雄,許愼巳下孔沖遠語也。所謂楊雄者,今不見於《方言》。未知其所本。
从鳥。厥聲。
段注居月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