𦄑
糹部17画左右结构U+26111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相銳切;《集韻》:須銳切,𡘋音歲。《說文》:蜀細布也。《玉篇》同「繐」。《篇海》或作𦇀。
注解
〔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𦄑〕字拼音是s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彗。
〔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uì] ⑴ 蜀地出產的一種白細布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𦄑,蜀細布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祥歲切頁碼第438頁,第29字續丁孫
𦄑
蜀細布也。从糸彗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祥歲切頁碼第1039頁,第2行,第2字述
蜀細布也。從糸彗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祥歲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638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48頁,第1字
蜀細布也。
段注左思《蜀都賦》。黄潤比筒。注。黃潤,謂筒中細布也。楊雄《蜀都賦》曰:筒中黃潤。一端數金。
从糸。彗聲。
段注祥歲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