𥿫
糹部12画左右结构U+25FEB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𢗅皮切,音靡。《說文》縻,或从多作𥿫。
又,《廣韻》:羊至切,音肄。《博雅》:重也。
又,《集韻》:以豉切,音易 —— 貤,或作𥿫,重次第物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弋睡切,音諉 —— 垂也。
注解
〔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𥿫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í、yì、w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多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靡爲切頁碼第438頁,第1字續丁孫
縻
牛轡也。从糸麻聲。
𥿫
縻或从多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靡爲切頁碼第1037頁,第6行,第2字述
牛轡也。從糸麻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37頁,第6行,第3字述
縻或從多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靡爲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632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45頁,第5字
牛𦆕也。
段注𦆕本馬𦆕也。大車駕牛者則曰牛𦆕。是爲縻。潘岳賦曰:洪縻在手。凡言羈縻勿絕,謂如馬牛然也。
从糸。麻聲。
段注靡爲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縻或从多。
段注多聲,麻聲同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