𠅃
亠部6画上下结构U+20143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𠅃
1◎同“亦”。
𠅃
2◎同“衣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字彙𥙷》:古文亦字。註詳上。
注解
〔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亠部。
〔𠅃〕字拼音是y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亠、从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於稀切頁碼第270頁,第5字續丁孫
𠅃
異體衣、衣
依也。上曰衣,下曰裳。象覆二人之形。凡衣之屬皆从衣。
附注按:甲骨文、金文衣字像曲領,兩袖中空,左右襟衽掩合之形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於機反頁碼第693頁,第6行,第1字述
依也。上曰衣;下曰裳。像覆二人之形也。凡衣之屬,皆從衣。
鍇注臣鍇曰:「人所依也。《易》曰:『黃帝、尭、舜垂衣裳而天下治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於稀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552頁,第1字許惟賢第680頁,第5字
依也。
段注曡韵爲訓。依者,倚也。衣者,人所倚以蔽體者也。
上曰衣。下曰常。
段注常,下帬也。
象覆二人之形。
段注孫氏星衍曰:當作二𠃋。𠃋,古文肱也。玉裁謂。自《人部》至《此部》及下文《老部》、《尸部》字皆从人。衣篆非從人。則無由次此。故楚金疑義篇作𠅃。云《說文》字體與小篆有異。今人小篆作衣。乃是變體求工耳。下文表襲袤裔四古文皆从𠅃。則知古文从二人也。今人作卒字亦从二人。何以云覆二人也。云覆二人則貴賤皆覆。上下有服而覆同也。於稀切。十五部。
凡衣之屬皆从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