謈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蒲角切;《集韻》:弼角切,𡘋音雹。《說文》:大呼自勉也。《廣韻》:嗃謈,大呼也。《集韻》或作𧭤。
又,《集韻》:北角切,音剝。《類篇》:聲也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匹角切,音璞 —— 亦大聲自勉也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簿皓切,袍上聲 —— 白冤也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蒲褒切,音袍。《金壷字考》:呼謈,痛冤聲。《前漢・東方朔傳》:郭舍人榜不勝痛,呼謈。【註】服虔音暴,師古步高切 —— 自冤痛之聲也。今人痛甚,則稱阿謈。
义《說文》本作𧬉。
注解
〔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謈〕字拼音是bó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日、共、言。
〔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ó] ⑴ 因痛而叫喊:“舍人不胜痛,呼~。”⑵ 声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蒲角切頁碼第74頁,第33字續丁孫
𧬉
異體謈
大呼自冤也。从言,㬥省聲。
附注段玉裁本作「大呼自冤也」。並注:「冤,各本作勉,今依《廣韻》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別卓反頁碼第211頁,第3行,第1字述
大呼自勉。從言,暴省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漢書》「武帝榜郭舎人,痛,呼謈」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蒲角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394頁,第8字許惟賢第178頁,第3字
大嘑自冤也。
段注冤各本作勉。今依《廣韵》正。《東方朔傳》。舍人不勝痛。呼謈。鄧展曰:謈音瓜瓝之瓝。按自冤者,自稱己冤枉也。田蚡疾。一身盡痛。若有擊者。謼服謝罪。晉灼曰:服音瓝。關西俗謂得杖呼及小兒啼呼爲呼瓝。然則謈亦作服,作瓝也。朔傳呼字亦音髐。蚡傳謼字亦音火交反。皆與下一字曡韵。《廣韵》曰嗃謈,大呼也是也。謈古音讀如匏。
从言。㬥省聲。
段注蒲角切。古音在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