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幠的意思解释

巾部15画左右结构U+5E60

巾部

15画

12画

左右结构

MHRO 86,MHTO 98

LBOTF

LIEU

48231

U+5E60

252311222214444 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撇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竖、竖、横、点、点、点、点

𢃀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覆盖:“死于适室,~用敛衾。”

大:“乱如此~。”

怠慢:“毋~毋傲。”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大。

,大也。 《尔雅》乱如此 《诗 · 小雅 · 巧言》

big;

2.傲慢。

,傲也。 《尔雅》

arrogant;

动词

〈方〉∶覆盖 。

小苗让草幠住了。

cover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覆盖。

《仪礼 · 士丧礼》:“死于适室,幠用敛衾。”汉 · 郑玄 · 注:“幠,覆也。”

傲慢。

《礼记 · 投壶》:“毋幠,毋敖,毋偕立,毋逾言,若是者浮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覆盖。

死于适室,幠用敛衾(《仪礼 · 士丧礼》)。

2.《书》傲慢;怠慢。

毋幠,毋敖(《礼记 · 投壶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cover
  • decken, umfassen , unanständig, unhöflich
  • arrogant, rude, vaste, couvri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巾部 )

唐韻》:荒烏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荒胡切,𡘋音呼。說文》:覆也。禮・喪大記》:幠用斂衾。

又,通作無。荀子・禮論篇》:無帾。【註】無讀爲幠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大也。【疏】廣大之異名也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有也。

又,慢也。禮・投壷》:毋幠毋敖。【註】幠敖,慢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長也。

注解

〔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

〔幠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無

〔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ū] ⑴ 覆盖:“死于适室,~用敛衾。”⑵ 大:“乱如此~。”⑶ 怠慢:“毋~毋傲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荒烏切頁碼253頁,第30

𢅿

異體

𢅿覆也。从巾𣞤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虎烏反頁碼650頁,第4行,第2

𢅿覆也。從巾無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幠,大也;又,有也。覆,有之也。《儀禮》曰:「幠用歛衾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荒鳥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440頁,第1許惟賢630頁,第4

𢅿覆也。

段注《喪大記》。幠用斂衾。《釋詁》。幠,大也。幠,有也。皆覆義之引伸也。《投壷》曰:無幠無敖。注曰:幠,敖皆慢也。又其引伸也。《斯干》以芋爲幠。

从巾。𣞤聲。

段注荒鳥切。五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