𩸄
魚部19画左右结构U+29E04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胡瓦切;《集韻》:戸瓦切,𡘋音跨。《說文》:鱧也。《廣韻》:魚似鮎也。《六書故》同「鱯」。《正字通》:按,《說文》魾,大鱯也;鱧,鱯也;又,𩸄,鱧也。《廣韻》鱯,胡化切;𩸄,胡瓦切,則鱯、𩸄本屬一字。又,《通雅》鰋偃、鱧圓、魴方,毛、鄭皆以𤔡鮎。許氏以𤔡鮀,又訓鮀𤔡鮎。鱯,寔鮎之大者。許氏又訓魾、鱧爲鱯,訓𩸄爲鱧,則鮎、𩸄、鮀、鰋、鱧、魴、鱯𡘋是一物,疑無此理。《六書故》知𩸄同「鱯」,而不辨《說文》鱧、鱯、𩸄、鱧互訓之誤,失考正。
注解
〔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。
〔𩸄〕字拼音是hu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果。
〔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à] ⑴ 同“鳠”,即鮰鱼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胡瓦切頁碼第387頁,第29字續丁孫
𩸄
鱧也。从𤋳果聲。
附注按:沈濤古本考據陸璣《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》以為:許書古本作「鱧,鯉也」,不作「鱧,鱯也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戶把反頁碼第939頁,第2行,第2字述
鱧也。從魚果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胡瓦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308頁,第6字許惟賢第1004頁,第10字
鱧也。
段注《廣韵》曰:𩸄似鮎。與《說文》合。
从魚。果聲。
段注胡瓦切。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