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緦的意思解释

糹部15画左右结构U+7DE6

糹部

15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XLNY

VFWP

ZKWZ

26930

U+7DE6

554444251214544 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斜钩、点、点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见“缌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制做丧服的细麻布。

《仪礼 · 丧服》:“缌麻三月者。”汉 · 郑玄 · 注:“缌麻布衰裳而麻经带也。”南朝梁 · 何佟之《毁墓服议》:“改葬服缌,见柩不可无服故也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细麻布,多用来制作丧服。

改葬服缌,见柩不可无服故也(南朝梁‧何佟之《毁墓服议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coarse cotton cloth used for mourning
  • toil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古文: 𦃞𢆿

廣韻》:息兹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新兹切,𡘋音思。正韻》:相咨切,音私。說文》:十五升布也。一曰兩麻一絲布。釋名》:緦,絲也 —— 績麻緦如絲也。玉篇》:三月服也。儀禮・喪服》:傳曰:緦者,十五升抽其半,有事其縷,無事其布,曰緦。【註】謂之緦者,治其縷細如絲也。禮・大傳》:四世而緦,服之窮也。

注解

〔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緦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思

〔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ī] ⑴ 见“缌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息兹切頁碼439頁,第2

𦃞

異體

𦃞十五升布也。一曰兩麻一絲布也。从糸恖聲。

𢇆

異體𠅛𢆿

𢇆古文緦从糸省。

附注段玉裁改作「緦,十五升抽其半布也」,注云:「各本無『抽其半』三字,當由不通人刪之,今補。緦者,布名,猶大功、小功皆布名也。……十五升去半者,十五升朝服之升數也。去其半則為七升有半。朝服用十五升,其布密。緦用其半,其布疏。謂之緦者,鄭曰:『治其縷細如絲也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息茲切頁碼1039頁,第5行,第2

𢇆十五升布也。一曰兩麻一絲布也。從糸思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39頁,第6行,第1

古文緦從糸省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息茲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639頁,第4許惟賢1148頁,第9

𢇆十五升抽其半布也。

段注各本無抽其半三字。當由不通人刪之。今補。緦者,布名。猶大功,小功皆布名也。經云緦麻三月者。注云:緦麻,緦布衰裳而麻絰帶也。今本注內刪下緦字,則不可通矣。傳曰:緦者十五升抽其半。有事其縷。無事其布曰緦。凡布幅廣二尺二寸。《禮經》布八十縷爲升。卽許之布八十縷爲稯也。斬衰三升,三升有半。齊衰四升。繐衰小功之縷四升有半。大功八升若九升。小功十升若十一升。緦布朝服之縷七升有半。升數各不同。而皆合二尺二寸之度以成布。十五升去半者,十五升朝服之升數也。去其半則爲七升有半。朝服用十五升,其布密。緦用其半,其布疏。謂之緦者,鄭曰治其縷細如絲也。傳所謂有事其縷也。繐衰用小功之縷。而升數不及半。緦用朝服之縷。而升數衹取半。皆聖人因宜適變之精意。

一曰㒳麻一絲布也。

段注此說非也。鄭注《喪服》曰:或曰有絲。朝服用布。何衰用絲乎。

从糸。思聲。

段注息茲切。一部。

古文緦。从恖省。

段注思各本作糸。誤。今正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