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餗的意思解释

飠部15画左右结构U+9917

飠部

15画

7画

左右结构

WYVI 86,WVSK 98

OIDL

OXFJ

85796

U+9917

344511541251234 撇、点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提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𩱫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古代指鼎中的食物,后泛指美味佳肴:“奇珍异味天庖~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
鼎中的食物。泛指佳肴美味 九四,鼎折足,覆公餗。——《易·鼎》。孔颖达疏:“餗,糁也,八珍之膳,鼎之实也。”

food in a tripod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鼎中的食物。

《易经 · 鼎卦 · 九四》:“鼎折足,覆公𫗧。”唐 · 孔颖达 · 正义:“𫗧,糁也,八珍之膳,鼎之实也。”

2.泛指美味的佳肴。

宋 · 梅尧臣《就野人买兔》诗:“剩付钱刀买庖𫗧,不须缘径更求蹄。”明 · 张四维《双烈记 · 第二八出》:“奇珍异味天庖𫗧,一饭须知恩可报,君恩似海深难掬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鼎中的食物;泛指美味佳肴。

鼎折足,覆公𫗧(《易经‧鼎卦‧九四》)、剩付钱刀买庖𫗧,不须缘径更求蹄(宋‧梅尧臣《就野人买兔诗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food in tripod; rice porridg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:食部 )

唐韻》:桑谷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蘇谷切;《韻會》:蘇木切,𡘋音速 —— 鼎實也。易・鼎卦》:鼎折足,覆公餗。【正義】餗,糝也。八珍之膳,鼎之實也。周禮・天官・醢人》糝食〔註〕:糝食,菜餗蒸。【疏】若今煮菜謂之蒸菜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測角切,音促 —— 義同。

說文》本作𩱖,《集韻》亦作𩞌𩞍

注解

〔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

〔餗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束

〔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ù] ⑴ 古代指鼎中的食物,后泛指美味佳肴:“奇珍异味天庖~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桑谷切頁碼87頁,第3

𩱫

異體𢐌

𩱫鼎實。惟葦及蒲。陳畱謂䭈爲𩱫。从𩰲速聲。

餗𩱫或从𠊊束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孫卜反頁碼238頁,第7行,第1

餗鼎實,『惟葦及蒲』。陳畱謂䭈爲𩱫。從𩰲速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謂菜爲蔌,義同此。葦初生,其筍可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38頁,第7行,第2

𩱫或從食、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桑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447頁,第4許惟賢201頁,第9

餗鼎實惟葦及蒲。

段注此有奪。當云鼎實也。詩云:其𩱫維何。維荀及蒲。或曰:荀作葦者,三家詩也。《爾雅》。其萌虇。今蘆筍可食者也。按詩其殽維何。炰鼈鮮魚。此謂鼎中肉也。其簌維何。維荀及蒲。此謂鼎中菜也。菜謂之芼。《釋器》曰:肉謂之羹。菜謂之蔌。毛曰:簌,菜殽也。菜殽對肉殽而言。凡《禮經》之藿苦薇,《昏義》之蘋藻,二南之䓷,皆是。《周易》覆公餗。鄭曰:餗,菜也。凡肉謂之醢。菜謂之菹。皆主謂生物實,於豆者。肉謂之羹。菜謂之芼。皆主謂孰物實於鼎者。說詳戴先生毛鄭〈詩〉考正。

陳畱謂䭈爲𩱫

段注《周易》馬注。餗,䭈也。按鼎中有肉有菜有米。以米和羹曰糜。糜者䭈之類。故古訓或舉菜爲言。或舉米爲言。《正考父鼎銘》。饘於是。鬻於是。以餬余口。亦單舉米言也。許不以陳畱語爲別一義。𩱡𩱷共七文皆謂鬻也。分別之則有米和肉菜之鬻。有不和肉菜之鬻。

从䰜。速聲。

段注桑谷切。三部。

𩱫或从食束。

段注束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