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譏的意思解释

言部19画左右结构U+8B4F

言部

19画

12画

左右结构

YXXT 86,YXXW 98

YRVII

SZHO

02653

U+8B4F

4111251554554134534 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斜钩、撇、点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諷刺,挖苦。~諷。~評。~笑。~誚。冷~熱嘲。

查問,察問。

指責,非議。~議。~彈( tán )(指責,抨擊)。

規勸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讽刺、责备。

《文选 · 班固 · 典引》:“微文刺讥,贬损当世。”唐 · 韩愈《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》诗:“人皆讥造次,我独赏专精。”

讥笑、讥讽。

2.盘问。

《孟子 · 梁惠王下》:“关市讥而不征,泽梁无禁,罪人不孥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讽刺;讥笑。

讥刺、讥嘲、反唇相讥。

2.《书》非难;指责。

讥谤、忧谗畏讥(宋‧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ridicule, jeer, mock; inspect
  • verhöhnen, Gespött (S)
  • rire d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 )

唐韻》:居依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居希切,𡘋音機。說文》:誹也。增韻》:誚也。左傳・隱元年》:稱鄭伯,譏失敎也。班固〈典引〉:司馬遷著書,微文刺譏,貶損當世。

又,《廣雅》:問也。增韻》:伺察也。禮・王制》:關執禁以譏,禁異服,識異言。【註】譏,呵察也。

又,《廣雅》:諫也。玉篇》:嫌也。廣韻》:譴也。

又,官名。金史・百官志》:譏察,使掌譏察姦僞。

又,《韻會》:通作幾。周禮・地官・司關》:國凶札,則無關門之征,猶幾。【註】猶幾,謂無租稅,猶苛察不令姦人出入。

注解

〔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譏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幾

〔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ī] ⑴ 諷刺,挖苦⑵ 查問,察問。⑶ 指責,非議⑷ 規勸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居衣切頁碼73頁,第3

譏誹也。从言幾聲。

附注楊樹達《積微居小學述林》:「幾聲字有微小之義……幾又少不足之義。」「譏,从言、从幾者,謂言微少不足,故為非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居希反頁碼206頁,第2行,第3

譏誹也。從言幾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居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385頁,第1許惟賢173頁,第8

譏誹也。

段注譏誹曡韵。譏之言微也。以微言相摩切也。引伸爲關市譏而不征之譏。

从言。幾聲。

段注居衣切。十五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