夅
夂部6画上下结构U+5905
意思解释
夅
基本解释
◎同“降”。《説文•夂部》:“夅,服也。从夂、㐄。相承,不敢竝也。”《玉篇•夂部》:“夅,伏也。今作降。”
外语翻译
- to descend; to come down from heaven. to send dow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玉篇》、《集韻》𡘋古文降字。註詳阜部六畫。
注解
〔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夂部。
〔夅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iàng、xiá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夊、㐄。
〔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undefined] ⑴ 同“降”。《説文•夂部》:“夅,服也。从夂、㐄。相承,不敢竝也。”《玉篇•夂部》:“夅,伏也。今作降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下江切頁碼第176頁,第8字續丁孫
夅
服也。从夂、𡕒,相承不敢竝也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上从夂,下仌反夂。『相承,不敢竝』,夅服之意也。凡『降服』字當作此,『降』行而『夅』廢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侯邦反頁碼第437頁,第2行,第1字述
服也。從夂、㐄,相承不敢竝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夅,服伏也,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下江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945頁,第4字許惟賢第417頁,第4字
服也。从夂㐄。相承不敢竝也。
段注上从夂。下从反夂。相承不敢竝,夅服之意也。凡降服字當作此。降行而夅廢矣。下江切。九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