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
意思解释
蘋苹
píng基本解释
◎〔蘋果〕蔷薇科,落叶小木。果实可食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聲。从艸,平聲。本義:浮萍。
2.同本義。
蘋,無根浮水而生者。
duckweed;
3.蒿的一種。即青蒿。
呦呦鹿嗚,食野之苹。
蘋藻主(妻子);蘋敬(禮金)
wormwood; artemisia;
4.同「蘋」。見「蘋果」 。
蘋蘩(指婚儀、婚姻);蘋藻(指婦女的言行規範);蘋婆(鳳眼果)
apple;
5.通「軿」。兵車的一種。
蘋車之萃。
boxcar;
越南字释义
蘋
◎同“殯”。
国语辞典解释
蘋苹
pín详细解释
名
◎植物名。一种蕨类的隐花植物。苹科苹属。生在浅水中,叶有长柄,由四片小叶生在叶柄顶端形成一复叶,叶柄下部歧出的小枝上生有孢子囊,四片小叶形成的复叶仿佛 田字。全草可入药。草甘、寒滑,汁为清凉剂、利尿剂。
外语翻译
- apple
- (English: clover fern) , Nardu (Marsilia quadrifolia)
- pomm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符眞切;《正韻》:毘賔切,𡘋音頻。《說文》本作𦿜,大萍也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萍蓱,其大者蘋。《本草集解》:四葉合成一葉如田字者,蘋也。《詩・召南》:于以采蘋。【傳】古之將嫁女者,必先禮之于宗室,牲用魚,芼之以蘋藻。【箋】蘋之言賔也。【疏】《韓詩》云:沈者曰蘋。《呂氏春秋》:海菜之美者,崑崙之蘋。《爾雅翼》:蘋似槐葉,而連生淺水中,五月有華白色,故謂之白蘋。《楚辭・九章》:登白蘋兮騁望。
考證
《詩・召南》于以采蘋。《疏》韓詩云,沈者曰蘋。
謹照原書疏改釋文。
《呂氏春秋》海菜之美者,崑崙之蘋。
謹按原文海字屬上文不屬本句,今省海字。
注解
〔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蘋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pín、pí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頻。
〔蘋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艸,平聲。本义是浮萍。
〔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ín] ⑴ 大萍。今称“四叶菜”、“田字草”。蕨类植物,苹科。多年生浅水草本。叶柄长,顶端集生四片小叶。全草入药。也作猪饲料。㈡ [píng] ⑴ 〔蘋果〕蔷薇科,落叶小木。果实可食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符眞切頁碼第17頁,第16字續丁孫
薲
異體𦿜、蘋
大蓱也。从艸賓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《釋艸》曰:『苹、蓱,其大者蘋。』毛傳曰:『蘋,大蓱也。』薲、蘋,古今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婢民反頁碼第67頁,第6行,第3字述
大萍也。從艸賓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俗作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符眞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97頁,第5字許惟賢第42頁,第3字
大蓱也。
段注《釋艸》曰:苹,蓱,其大者蘋。《毛傳》曰:蘋,大蓱也。薲蘋古今字。
从艸。賓聲。
段注符眞切。十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