薲
艹部17画上下结构U+85B2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唐韻》同「蘋」。
义又,《山海經》:崑崙之丘,有草名曰𦿜草,食之巳勞。《酉陽雜俎》:瓜州飼馬以𦿜草。
注解
〔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薲〕字拼音是pí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賓。
〔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ín] ⑴ 同「蘋」。大萍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「薲,大蓱也。」《玉篇•艸部》:「薲,同蘋。」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符眞切頁碼第17頁,第16字續丁孫
薲
異體𦿜、蘋
大蓱也。从艸賓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《釋艸》曰:『苹、蓱,其大者蘋。』毛傳曰:『蘋,大蓱也。』薲、蘋,古今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婢民反頁碼第67頁,第6行,第3字述
大萍也。從艸賓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俗作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符眞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97頁,第5字許惟賢第42頁,第3字
大蓱也。
段注《釋艸》曰:苹,蓱,其大者蘋。《毛傳》曰:蘋,大蓱也。薲蘋古今字。
从艸。賓聲。
段注符眞切。十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