㐅
丿部2画独体字U+3405
外语翻译
- (an ancient form of U+4E94 五) fiv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說文》古文五字。註詳二部二畫。
注解
〔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丿部。
〔㐅〕字拼音是wǔ,独体字。
〔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ǔ] ⑴ 同“五”。《説文•五部》:“㐅,古文五省。”《集韻•姥韻》:“五,古作㐅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疑古切頁碼第484頁,第1字續丁孫
𠄡
異體五
五行也。从二,陰陽在天地閒交午也。凡五之屬皆从五。
鉉注臣鉉等曰:二,天地也。
㐅
古文五省。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五,本義為交午,假借為數名。二象橫平,㐅象相交,以二之平見㐅之交也。」朱芳圃《殷周文字釋叢》:「㐅象交錯形,二謂在物之間也。當以交錯為本義。自用為數名後,經傳皆借午為之。」按:隸變作五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隅古反頁碼第1128頁,第2行,第1字述
五行也。從二,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。凡五之屬,皆從五。
鍇注臣鍇曰:「交午,更用事也;二,天地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128頁,第3行,第1字述
古文五如此。
鍇注臣鍇曰:「但象交午而已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疑古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950頁,第3字許惟賢第1282頁,第5字
五行也。
段注古之聖人知有水火木金土五者。而後造此字也。
从二。
段注像天地。
侌昜在天地閒交午也。
段注此謂㐅也。卽釋古文之意。水火木金土相尅相生。陰陽交午也。疑古切。五部。
凡五之屬皆从五。
古文五如此。
段注小篆益之以二耳。古文像陰陽午貫之形。《毛詩》。《七月》鳴鴂。王肅云:當爲五月。正爲古文五與七相近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