龏
龍部19画上下结构U+9F8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紀庸切;《集韻》:居容切,𡘋音恭。《說文》:慤也。
义又,《字彙》:升也。
又,《廣韻》:居用切;《集韻》:欺用切,𡘋音供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廣韻》:於角切;《集韻》:乙角切,𡘋音渥 —— 燭蔽也。
义《六書正譌》:从共省,會意,龍聲。俗作龔,非。
注解
〔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龍部。
〔龏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ōng、wò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龍、廾。
〔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ōng] ⑴ 同“恭”。恭谨。⑵ 升。㈡ [wò] ⑴ 烛蔽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紀庸切頁碼第80頁,第9字續丁孫
龏
慤也。从𠬞龍聲。
附注高鴻縉《頌器考釋》:「恭字初原作龏,从廾,龍聲。後廾變為共,故有龔字,音義不別。秦以後有恭字,从心,共聲,音義仍同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矩重反頁碼第222頁,第7行,第3字述
慤也。從𠬞龍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左傳》鄭子産曰:『苟有位於朝無有不恭慤。』當作此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紀庸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415頁,第7字許惟賢第187頁,第9字
愨也。
段注《心部》曰:愨,謹也。此與《心部》恭音義同。
从廾。龍聲。
段注紀庸切。九部。按紀庸似從廾得聲。未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