𪘧
齒部23画左右结构U+2A62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昨沒切,音捽。《說文》:𪘧,齚也。《廣雅》:齧也。
又,《廣韻》:初栗切;《集韻》:測乙切,𡘋音𠞘。又,《集韻》:土滑切,音近塔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齒部。
〔𪘧〕字拼音是z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齒、卒。
〔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ú] ⑴ 啃咬。⑵ 〈方〉差误;扭伤。闽语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昨沒切頁碼第59頁,第11字續丁孫
𪘧
𪘧,齚也。从齒卒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昨猝反頁碼第170頁,第6行,第1字述
𪘧齚也。從齒卒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昨𣳚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317頁,第7字許惟賢第142頁,第8字
𪘧,
段注此複舉字之未刪者。
齚也。从齒。卒聲。
段注昨𣳚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