齝
齒部20画左右结构U+9F5D
外语翻译
- to chew the cu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丑之切;《集韻》:超之切,𡘋音癡。《說文》:吐而噍也。《爾雅・釋獸》:牛曰齝。【郭註】食之巳㊟〔*〕久,復出嚼之。
又,《廣韻》:書之切;《集韻》:申之切,𡘋音詩。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充之切,音蚩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齒部。
〔齝〕字拼音是ch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齒、台。
〔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ī] ⑴ 牛反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丑之切頁碼第59頁,第17字續丁孫
齝
吐而噍也。从齒台聲。《爾雅》曰:「牛曰齝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式其反頁碼第171頁,第1行,第1字述
吐而噍也。從齒台聲。《爾雅》曰:「牛曰齝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齝,將咽復吐出嚼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丑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318頁,第3字許惟賢第142頁,第14字
吐而噍也。
段注噍卽嚼字也。見《口部》。《釋獸》郭注曰:食之已久。復出嚼之。
从齒。台聲。
段注丑之切。一部。
《爾雅》曰:牛曰齝。
段注《釋獸》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