鞘
革部16画左右结构U+9798
意思解释
鞘
qiào基本解释
◎装刀、剑的套子。刀~。剑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革,肖声。革,去毛并经过加工的兽皮。本义:刀剑套。
2.同本义 。
刀鞘;刺刀鞘;剑鞘;鞘里藏刀(刀剑套中藏着刀,比喻暗怀杀心);鞘室(刀剑套,又称鞘子)
sheath; scabbard;
3.古时贮银以便转运的空心木筒 。
鞘马子(装银钱的木筒);饷鞘(贮银木筒);鞘段(分段转运的饷鞘)
cylinder;
4.另见 shāo。
国语辞典解释
鞘
qiào详细解释
名
1.刀套。
唐 · 卢照邻《刘生》诗:“翠羽装刀鞘,黄金饰马铃。”
还刀入鞘。
2.用来盛装银物,以便转运的中空木筒。
《儒林外史 · 第三四回》:“尽著响马贼赶著百十个牲口,驮了银鞘,往小路上去了。”
外语翻译
- scabbard, sheath
- Degenscheide, Scheide, Futteral (S), Hülse (S)
- fourreau, gain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所交切;《集韻》:師交切,𡘋音梢。《玉篇》:鞭鞘。《博雅》:䪎謂之鞘。
又,《唐韻》:私妙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仙妙切,𡘋音肖。《說文》:刀室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鞞琫有珌。【傳】鞞,容刀鞘也。【疏】古之言鞞,猶今之言鞘。《西京雜記》:開匣投鞘。
义《廣韻》同「韒」,《集韻》本作韒,亦作削、𤿨。
注解
〔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。
〔鞘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iào、sh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肖,五行属木。
〔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革,肖声。革,去毛并经过加工的兽皮。本义是刀剑套。
〔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ào] ⑴ 装刀、剑的套子㈡ [shāo] ⑴ 拴在鞭子末端的细皮条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私妙切頁碼第85頁,第20字續丁孫
鞘
刀室也。从革肖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