𠁁
一部11画独体字U+20041
意思解释
𠁁
基本解释
◎同“𨪐”。《説文•金部》:“𨪐,酒器也。𠁁,或省金。”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徒口切,音鋀 —— 禮器也。《轉註古音》:《石經・毛詩》「酌以大𠁁,以祈黃考」,今文作星斗之斗,非。《周禮》作豆,蓋此字之譌。《正譌》斲字从此,隸作鋀。
注解
〔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一部。
〔𠁁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dòu、tōu,独体字。
〔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undefined] ⑴ 同“𨪐”。《説文•金部》:“𨪐,酒器也。𠁁,或省金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大口切頁碼第465頁,第15字續丁孫
𨪐
異體𨮃
酒器也。从金,𠁁象器形。
𠁁
異體𠨣
𠁁或省金。
附注王筠釋例:「𠁁象形,必古文,其形似壺之下半。壺有蓋、有頸、有腹,𠁁則無蓋也。」徐灝注箋:「此字當先有𠁁,象形,然後加金旁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徒斗反頁碼第1090頁,第1行,第1字述
酒器也。從金、𠁁。象器形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90頁,第1行,第2字述
𨪐或省金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大口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815頁,第3字許惟賢第1224頁,第9字
酒器也。
段注未聞。或曰卽《行葦》之大斗。非是。《毛傳》大斗長三尺。謂勺柄長三尺也。
从金𠁁。象器形。
段注大口切。四部。
𨪐或省金。
段注斲字用爲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