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𠮦的意思解释

𠮦

口部5画上下结构U+20BA6

口部

5画

2画

上下结构

UKF

CR

UDJ

U+20BA6

43251

意思解释


𠮦

zhào

基本解释

同“召”。

〈韩〉棗也。棗子。(見鄉藥文獻)

韩国释义

𠮦

1.读音jo。 棗也。棗子。

2.《八辅》 第25区, 第29字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 )

唐韻》:直少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直笑切,𡘋潮去聲。說文》:評也。王逸曰:以手曰招,以言曰召。書・甘誓》:大戰于甘,乃召六卿。詩・齊風》:自公召之。禮・曲禮》:父召無諾,唯而起〔「父召無諾」下有「先生召無諾」五字。原文作「父召無諾,先生召無諾,唯而起」〕

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實照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時照切,𡘋同「邵」。廣韻》:邑名。〈詩序〉:〈甘棠〉,美召伯也。【箋】召伯,姬姓,名奭,食邑于召。

又,姓。廣韻》:召公之後。前漢・循吏傳》:召信臣,九江壽春人。氏族博考》:春秋召與邵一氏,後分爲二,汝南安陽之族皆从邵。

注解

〔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召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ào、sh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刀、口,五行属

〔召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刀声。本义是呼唤。

〔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ào] ⑴ 召唤⑵ 召致,引来 [shào] ⑴ 古通“邵”,古邑名,在今中国陕西省岐山县西南。(三)姓氏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上反切直少切頁碼41頁,第30

異體𠮥𠮦

召𧦝也。从口刀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三反切遅妙反頁碼126頁,第6行,第1

召嘑也。從口刀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上反切直少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25頁,第8許惟賢100頁,第1

召𧦝也。

段注《言部》曰:𧦝,召也。

从口。刀聲。

段注直少切。二部。

白话解释

召,呼叫客人享用酒食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采用“刀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、金文召字字形都是從?持酉,像雙手抬起酒架上的酒罈;像架酒罈的器物;像舀酒的湯匙,表示挹取酒漿,邀人飲酒的意思。字形或省略為從匕、像酒罈瓶口之形,為戰國文字所相承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形變為從口、刀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