緻
糹部16画左右结构U+7DFB
国语辞典解释
緻致
zhì详细解释
名
◎细密的丝帛。
清 · 王念孙《广雅疏证 · 卷七下 · 释器》:“致,练也。”疏证:“致,一名细致。《释名》云:‘细致,染缣为五色,细且致,不漏水也。’”
形
1.精细、细密。
《新唐书 · 卷二〇三 · 文艺传下 · 崔元翰传》:“其好学老不倦,用思精致,驰骋班固、蔡邕间以自名家。”
2.美好。
《红楼梦 · 第八回》:“贾母见秦钟形容标致,举止温柔。”
外语翻译
- delicate, fine; dens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直利切,音稚。《說文》:密也。《後漢・班固傳》:碝磩采緻。
义又,《博雅》:補也、練也。《玉篇》:縫補敝衣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襜褕,自關而西謂之䘪䘿,其敝者謂之緻。【註】緻縫納敝,故名之也。又,褸謂之緻。【註】襤褸,綴結也。
注解
〔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緻〕字拼音是z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致。
〔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ì] ⑴ 細密;精細⑵ 細繒。⑶ 縫補過的衣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直利切頁碼第439頁,第26字續丁孫
緻
密也。从糸致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直利切頁碼第1041頁,第2行,第1字述
密也。從糸致聲。